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1章扩大种植面积





  这就让杨晓晓有点尴尬了。

  沉默了一会儿后,她还是如实道:“让李老板笑话了,我的年纪确实不大,没去上学也是因为以前家里条件太差了,根本交不起学费,再加上爸爸身体又不好,所以才想了个法子,一边在家里做点小生意,一边照顾他。”

  听到这话,张老板和李老板频频点头。

  几个人在饭桌上谈了将近两个小时,过程也不算曲折。他们像刘毅一样,先是从杨晓晓这里了解了些豆奶和玉米汁相关的事,又问了她大概能供应蔬菜的量是多少,就各自向杨晓晓下了订单。

  谈到豆奶的时候,杨晓晓就如实告诉他们,说现在的豆奶供应量已经完全饱和了,根本接不下新的订单,要是要玉米汁的话,倒还可以想办法供给他们。

  听她这样说,张老板和李老板也没有勉强,就先在口头上跟她订了几样蔬菜。

  到分别时,这两个人对杨晓晓的印象已经非常好,觉得她年纪虽然小,但是为人处事还是十分懂得拿捏分寸,不会满嘴跑火车说大话来诓人。

  谈完这笔生意,杨晓晓回家后就想再增加点蔬菜的种植面积。想到去年方庆良跟她说山头那片还能种东西,便打算这两天再上山看看去。

  正好当天下午杨新平也找她,说年已经过完了,能不能帮忙找点事情干。

  杨晓晓就点头说:“这样吧二叔,明日早上我刚好要上山,你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杨新平听得一喜,第二天瞒着家里人,就跟杨晓晓上了山。

  这段时间杨晓晓虽然帮了他们不少忙,但是李爱华和杨明玉对他们家还是非常厌恶,他不想因为别人而影响他和杨晓晓之间的合作。

  恰好那天的天气十分晴朗,杨晓晓和杨新平一起出了门,就从方庆良家门口过,约他一起上山去,彻底把规划那片山头的事定下来。

  林泽在初六那天已经过来上班了。过年那段时间一直是方庆良在这帮她守着牛群,好让林泽有机会回去跟家人过个团圆年。

  三人到山上的时候,林泽正挥着锄头开垦山地中间的那一片地,一看他们过来,立刻上前笑着招呼。

  “晓晓,二叔,你们来了。”

  杨晓晓笑着朝他身上打量了一下,发现他今年穿的衣服不再是去年那些土布衬衫和土布裤子了。脚上的鞋也是新的,显然是去年回家过年的时候才买的。

  “姐夫,这么早就开始干活了啊?今日我把我二叔带来了,往后我这片山头就交给你们管了。”

  林泽立刻憨厚地笑:“那感情好,多个人多一份力啊!”

  杨晓晓对他自然是放心的,只怕杨新平不习惯,于是就亲自带他到那木屋里去看了看。

  “二叔,要是你往后在山上干活的话,可能得跟我姐夫一样,住在这木屋里了。”

  杨新平点点头,一边朝屋子里看了看一边道:“住就住,也没啥,反正我现在在家也是孤家寡人一个。”

  杨晓晓听出他言语间的苦闷,也没多说什么,只道:“其实有你们两个在这里还更方便,每个月还可以互相轮着休息几天。”

  杨新平现在缺钱缺的紧,对休息没啥兴趣,敷衍着点了点头。

  杨晓晓又说:“目前我姐夫他们每个月的工钱都是五百,二叔觉得能接受么?”

  杨新平点点头。五块的工资已经不算少了,他以前在村里当干部的时候一个月才三百多呢。只是当干部能给人带来荣耀,乡亲们见着也客客气气的,但在杨晓晓这干活就只能拿工钱。

  杨晓晓跟杨新平谈事儿的时候,方庆良就跟林泽在外面把山头都转了一遍,然后圈了几块出来指给杨晓晓看。

  “你看这块,这块,还有这块,将来都是可以挖出来种东西的,只要把旁边用栅栏围上,牛也进不去,到了成熟的时候,让三轮车进来拖就行了。”

  杨晓晓点点头,方庆良每次给她出的点子都不错,她很信任。

  几个人把事情谈妥,看了看那些奶牛的情况,觉得差不多了,就又从山上下来了。

  第二天一早,杨新平简单收拾一下,跟家里人打声招呼就正是去山上开工了。

  莲花乡的春天雨水充沛,是植物生长的好时机。乡亲们趁着这个时节,把一年的希望播种下去,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丰盛的果实。

  开始一段时间,杨晓晓向城里供货还供得有些吃力。张老板和李老板那里虽然供菜量没有刘毅的多,但是三家加起来也不少,没几天就差点把杨晓晓家的菜地给铲平一半了。

  杨晓晓就赶紧下了新菜种下去。一边让黄月梅和黄夏荷她们帮忙加快移栽的速度,一边在附近看还有没有合适承包的田地。

  太远的地是不行的,大河乡一带虽然民风还算淳朴,但总也少不了一两个偷鸡摸狗的人。

  以前杨晓晓虽然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因为没有当面抓住,也不好把这事说破。但是现在既然要再次扩大种植规模,不找人看的话,就不能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了。

  晚上回家,杨晓晓就把这事儿跟黄月梅和杨万平说了。

  黄月梅想了下,就向她提议说:“要不让你两个舅舅过来替你看吧。黄家湾那地儿你也知道,比我们这还穷,你舅舅他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要是有法子能救济他们一下,咱就帮帮呗。”

  杨晓晓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也是个法子。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无论请谁,她这工钱都是要照给的,再说看地也不是啥技术活,只要是不偷懒的人,都可以把这个工作做好。

  “那行,等我先把地包好了再说吧。前两天问了一下吴主任,他说这事儿不难,河对岸徐家湾就有不少地没人种,而且就在马路边,离家也近。”

  包地的事很快就确定下来了,在吴主任和周显明的帮助下,杨晓晓以跟之前同样的价格,在徐家就湾那边又包了十几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