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节(1 / 2)





  不一会儿,曹小旺就直接蹦了进来:“青姨!”

  吴婶跟着进来说:“这小馋嘴货,在家里就说你这儿在做好吃的,非要过来。”

  苏采青抓了点瓜子花生把他的口袋装满了,说:“小旺这是吃出经验来了,这圆嘟嘟的一圈,都是在姨家吃的呢!”

  王朝英和吴婶几个都笑起来,曹小旺红着脸跑掉了。

  “刚刚听说要人帮忙,你看我成不?”吴婶问。

  苏采青说:“你家不也得准备过年吗?”

  吴婶叹了口气,说:“别提了今年都没余到钱,这年怕是不好过。”

  没钱,自然是从简过,从简的话,也就没那么多好准备的了。

  苏采青说:“那行,你来帮我炒瓜子花生得了,我付你工钱。你要是要米也行。”

  吴婶一听,顿时眼睛一亮,立马挽起袖子说:“那可成!我也不求你给我多少,能给小旺买件新衣服就成。”

  苏采青炒的瓜子花生,也不愁销路,王朝英、赵主任、梁启恒几个人,就买走了不少,剩下的让苏小壮骑着车去卖,很快就能卖掉。因为好吃又便宜,还不需要粮票换。

  本来苏采青没打算多弄别的,既然吴婶来了,又正好是北方人,会弄面食,于是她弄了面粉来,做麻花猫耳之类的。

  吴婶可是惊叹不已:“没想到这些你都会做呢!”

  苏采青的手一抖一抖,就把面拉得细细长长的,轻松地扭了几扭,就变成了一条小小的麻花,直接放进锅里炸一炸,立马变得金黄喷香。

  家里的孩子本来对炒瓜子花生都没兴趣了,闻着这香味儿,又跟闻见了腥味的猫儿一样钻回来了。

  苏采青炸了一批,大家顺手拿着吃起来:“好好吃啊!”

  “香香脆脆的,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麻花。”

  苏采青说:“那是当然,外面的麻花那么大,想要炸投就不容易,也没我舍得放那些香料啥的,肯定不如我的好吃。”

  吴婶也说:“回头我也称几斤,家里的孩子肯定都爱吃。”

  苏采青点头说:“成,给你打折。”

  “诶!好!”吴婶忙大声应了,干起活来更加卖力了。

  这样一直忙到孩子们考完了期末考试,苏采青才停下歇一歇。

  苏小壮把一叠钞票交给苏采青:“姐,这是最后这批麻花和猫耳朵赚的钱。”

  苏采青接过来,从中抽了几张给苏小壮和苏幺妹苏根妹。

  三个人拿钱也习惯了,反正跟着五姐,干活就能拿钱。

  但是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把剩下的钱放进口袋里,苏采青站起身,拍了拍衣服说:“好了,眼看着过年就快了,咱们也赶紧准备准备,好回乡下去了。”

  “姐,咱们这么多人,怎么回去啊?”

  作者有话要说:采青姐这是腰包鼓鼓回老家~财大气粗了~

  第27章 劫道没长眼

  他们大人就有四个, 还有七个孩子, 苏采青又准备了不少东西, 准备带回去过年,就算是有个自行车, 七八十里路也不好走啊。

  苏采青一点都不急,说:“我会想法子的。”

  虽然还是不知道怎么回事, 可是有了苏采青这句话, 几个人就觉得安心了。

  越是临近过年, 这年味就越浓, 衣服的生意就越好, 苏小壮跑上海也就越频繁。

  因为苏采青的衣服款式新, 颜色好, 做工也好,自然是卖得红红火火的。

  这次, 苏小壮才回来,就和苏采青说:“姐, 这次我和他们说了, 我们要回乡下过年, 所以再跑一次就不送了,他们都下了挺大的订单。”

  苏采青接过苏小壮写的单子,细细地看了上面的款式、价格、件数等等信息,确保和自己给苏小壮的单子没什么出入。

  送货的事情,之所以放心地交给苏小壮,也是因为苏采青对每个款式的价格和数量, 做了明确的阶梯区分。只要苏小壮牢记,就不会有大问题。

  苏采青确认没问题后,说:“不错,这次的订单量比之前至少多了三成。估计是临近过年,买新衣服的人越来越多了吧。”

  “你说的是呢!我感觉现在的百货大楼里,到处都是人,我还想那些人哪来那么多钱呢。”

  苏采青说;“许多人家也就过年买件新衣服,这个时候人多也就正常了。这而最后一次送货,我会跟车去。”

  苏小壮很意外:“怎么了?你不是不喜欢坐大货车吗?”

  苏采青将一份报纸递给他,让他看上面一则新闻:“现在路上抢劫的还挺多的。”

  这个时代的治安,不能说不好,但是也没多好,苏采青家进过小偷这事儿就看得出来。

  后来苏大壮特地帮着加高了院墙,还在墙上加上了瓷片钉子之类的,谁在敢翻院墙,绝对挂个鲜血淋漓。

  苏小壮识字不是特别多,但是看新闻标题和图片,也就能懂八成了。

  看清楚后,他倒吸了一口凉气:“那些人怎么那么狠啊!抢东西就算了,怎么把人也杀了?”

  这年头的新闻尺度还是很大的,现场照片虽然是黑白的,可是也看得出鲜血四溅,十分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