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9章粮食产量(1 / 2)


第129章粮食产量

两天之后,房言家的麦子就全部收完了。除了这里的五十几亩地,家里的那些也收了。房言让房二河分开放着。

接下来就是压麦子了,让麦子上的麦粒脱落下来。让麦粒脱落下来的方法很多,以前房言生活的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放在大马路上,让来来往往的车轧一轧,这样很快就能脱落下来了。

更多的人是放在村里专门压麦子的地方,拉着石磨在上面滚来滚去。

房言家地方大,人多,这些问题直接在家里就能解决了。

麦收前,胡平顺曾带领下人把家里的一块空地来来回回的压了无数次,最后变成一块非常结实平整的土地。

压麦子、扬麦皮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等麦子全部都弄干净之后,房二河在家里称了称麦子的重量。经房言的提醒,这件事情房二河自己直接经手,没有找胡平顺。

称重量的时候也不是一次称完的,每次都换几个人去称。房二河在旁边记录总的数量。

其实,不用房言去说,房二河也发现家里的地产量似乎太高了一些……胡平顺也早就怀疑了。中原的气候再好,他打理的再好,也不可能多出来那么多的。只是,作为一个下人,他知道什么样的话当说,什么样的话不当说。况且,房二河救了他们一家人的命。房二河家的秘密,他到底都不会说出去的。

而且,大少爷也曾经找过他的。他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对外面去说。

最后,房二河核算完总重量的时候,后背出了一身冷汗。

此时,只有他和房大郎还有房言坐在书房里。

房大郎看着房二河激动的样子,问道:“爹,你算的是多少?”

房二河听到房大郎的问话,立马清醒了过来,颤抖着拿着算盘,说道:“大郎,许是爹爹算错了,你再来算一遍吧。”

房大郎虽然没有做过账房先生,平时也很少算账,但是他们在霜山书院也是会学习算科的。

他拿过来算盘,看着账本算了起来。算完之后,他看了看账本又看了看算盘。

“大哥,多少?”

房大郎略带深意的看了一眼房言,道:“两万六千多斤,亩产约五百斤。如果我没算错的话,是这样的。爹,你刚刚算的是多少?”

说完,房大郎的视线看向了房二河。

房二河叹了一口气,说道:“哎,爹刚刚算的也是这些。”

房言听了之后挑了挑眉,五百多斤。嗯,还行,看来她灵泉控制的不错,没用放太多。只是看着她爹爹震惊的样子,她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房大郎又看了房言一眼,然后坐在椅子上,慢悠悠的说道:“我记得,去年朝廷统计的小麦的亩产约三百五十斤。”

房二河道:“是啊,小麦的亩产一般都是三百多斤的,咱们家突然亩产五百多斤了。这也太多了些。”

房大郎听了之后说道:“三百五十斤是去年的亩产。去年是风调雨顺的一年,而今年,气候不好,小麦估计也要减少个两到三成的产量。”

“啊?会减少这么多吗?”因为有灵泉,又加上地处中原富庶地区,房言对这个认知不是特别深刻。

“是的,听说朝廷已经下令今年的税收要减少了。”

房二河有些不安的说道:“那这样的话,咱们家岂不是更加的出格了。”

房大郎又看了一眼数据,说道:“爹,您不必担心。虽然当初我不知道这件事情,但是你和二妮儿处理的很好。不会有多少人怀疑的,那些人即使怀疑,也只会以为是胡平顺的原因。而且咱们都是用的自己人,他们大多都是关外那边的人,对这边的事情不太清楚的。他们都没有种过地,不懂这些的。”

房二河道:“只是,胡管事可能会知道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