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章(2 / 2)


  果不其然知画道:“无妨,张家姐妹走得,我们姐妹也敢走,瑶姐姐前面带路就是了。”

  后面的婆子们也急:我的大小姐,不是说好了就从曲廊过的吗?你那多一句话是啥意思,把秦家姑娘们吓着了回头要吃板子的。忙上前陪笑道:“大姑娘有日子没进园子,假山里头的小路青苔长满了,花园里管这块的宝柱一直病着没收拾呢,就是我们这些下人都不敢走怕失滑摔着。”

  张瑶也觉得刚才貌似说错话,借势下坡:“那四妹妹,我们走这边,下次再来我带你从假山穿过。”

  知画毕竟年纪还小不疑有他,也就从善如流,反正人家也不想走,不过是不想被人比下去。

  危险解除,知恬一直紧紧拉着知言的手,人家年纪最小胆子也小,四姐姐真是吓死人。

  等从曲廊慢走绕过假山,这就是要看的荷花池吗?真是太惊喜了,张家大小姐都快晕过去,秦家姐妹也是目瞪口呆不明状况。

  知言在心里狂笑:这个熊孩子,你不是被关起来了吗?什么时候溜出来干出这种英勇壮举的?!

  眼前的情景跟台风过境了一般:池子边横七竖八的扔着采下的花,熊孩子张盛一个人划着独桨船,还在水里奋战,池中的花叶全都被冲得七零八落,有几个会水的男仆正在往船边游去。

  说实话,要不是张盛天生神力这活他还干不了,张家一直有这样的遗传。世子爷的大哥也是天生神力,十五岁就战死沙场,据说是杀红了眼马受惊,摔下来被马踩死的。不过比起他的叔叔和庶弟死于*,他这还算是死得其所。当年遗体运回京城时,天子亲迎方平息了张家与武将们的怨气。

  知言的哥哥们很是崇拜这位英年战死的少年英雄,到全家相聚的时候听他们八卦了不少。

  张瑶责问下人是怎么回事,一边的管事强撑着回话:“方才小的们正往水里下船,盛少爷过来问做什么用,小的回道今儿姑奶奶家的老太太和姑娘们要来赏花;盛少爷又问客人现在何处,小的回话都还在老太君屋里说话呢过会就来了;盛少爷就抢了小船说要亲自给老祖宗和客人们摘花。小的们没拉住,还请大小姐责罚。”

  张瑶真想把熊孩子抓过来……抓过来也没用,打不得也骂不得“弟弟跟前的人呢怎么都不见。”

  那管事回话:“正使人去说了,也该到了。”

  好哇,合着身边的人都是放羊的,少爷跑丢了都不知道,张瑶更来气。

  正说话间,远处跑来一拔人气喘吁吁正是熊孩子身边的婆子小厮们,见到这边情景恨不得回到娘肚子里去,我的小爷:你等今儿客人走了把这园子拆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大小姐好面子你让她在人前没脸,夫人还不知道怎么责罚呢。

  众人合力把熊孩子弄上岸,他又把刚采的花全捧到怀里,向大姐卖好:“大姐姐,我们给老祖宗献花去吧!”张瑶还能说什么,只得应下。

  张盛又向后姐姐身后看去,惊讶地说“唉,姑姑家的姐姐们呢?”

  刚才有男丁小厮们在场,张家的仆妇早都领着自家的两位小姐和秦家的姑娘进了旁边水榭,原也是准备待客用的,一应物什齐全,也是走累了喝茶吃点心说着闲话。

  张家姐妹是见不怪习已为常,秦家的姑娘们见识过熊孩子的杀伤力也算是有免疫,来都来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反倒说说笑笑。

  不妨熊孩子抱着花进来要给各位姐妹每人一朵,还要问好不好,大家那里敢说个不好字。

  论到问知言时,知言突然觉得这孩子太可爱,存心逗逗他:“我还要,祖父婶婶们都没见着呢。”做为一个小庶女,有机会讨好家中的长辈不算是丢脸的事,何况坏事有熊孩子干,知言拿好处就行了。

  “你是小九妹吧!外头的池子现在好不好看,大姐姐说我弄坏了。”熊孩子有点小委屈,人家是想孝敬老祖宗,哼!你们都说不好。

  “好看”

  众人皆倒,张家下人想我家小爷的风格都歪到火星上去了,怎么秦家九姑娘也这样?秦家下人:我家九小姐自小就不同。

  “噢!!!”熊孩子心想终于有人认同了“我带九妹去看。”一把拉知言向外跑去。

  熊孩子你慢点,力气也太大了,知言感觉是被带着飞的,再次来到犯罪现场,心里直可乐:这孩子有点过于“纯”。

  瞧着他宽鼻阔口,浓眉大眼,小指头根根跟小柱子似的,也曾见识过同类孩子,皮起来让人脑仁生疼,可爱起来又萌得要命。

  知言觉得应该换个方式和他沟通:“池子里的花都被摘光了,都摘完了明天看不见花,后天也看不见花,再大后天也看不见花。”说话这么幼稚自己都习以为常。

  “那怎么办?”熊孩子抓着耳朵。

  “每次让人少采几朵,每天都有花看。”

  “刚才看见园子的花还有更漂亮的我想要那个,让这个姐姐去摘。你家点心好好吃,我还想要。”

  “吃点心去了”假小孩真小孩一起往回走,旁边的人松了一口气。幸好秦家九小姐再没说出别的来,花圃里花多得是赶紧给整几个花篮来。

  老太君那边听说了这档子事,平时比这更古怪都有,也就一笑置之。

  荷花是看不成了,园子里别处的花也开得正好,世子夫人早把饭摆在园中芍药馆中,请了老太太及姑娘们去用饭。熊孩子一路上猛对张瑶做鬼脸,你说不好还有旁人说好,哼!

  张家大小姐那个无语都快被气哭了,我要找娘,还要找爹爹去再把你关起来。

  到了芍药馆外,恰逢徐太君、秦老太太、国公夫人、六太太带着小十三坐了软轿过来,远远就看见张瑶拉长脸,国公夫人心里暗笑,这对姐弟天生冤家总是不对付。

  果不其然,张瑶上前去告状说弟弟不懂事。熊孩子也缠着老太君一副委屈样,表示姐姐欺负他,他都给大家摘花了,姐姐还训她,真是断不了的官司。

  熊孩子还拉来支持者给老太君看:九妹都说好看,还要把花带回府去。明天我会少摘几朵,要不然以后就没有花看了。九妹你说是不是。

  “我没见这样的园子,当然好看了。”

  众人皆倒。徐太君哄了重孙又来哄重孙女,张瑶也是小孩心性一时气不过,看家中有客不好太过使性子,就表示大度原谅弟弟,一场小风波消弥于无形。

  世子夫人打趣道:“贵府的九姑娘自小就可人疼些,妹妹你说是不是。”

  “二嫂,怎么还说这个。”六太太嗔道。大伙都笑起来,这里头是有个典故的。

  *我*是*回*忆*分*割*线*

  秦家六郎秦桦从年少时就号称燕京第一才子,虽然与英国公家早定好了亲事,但他本人声称不中进士不成亲。其实是英国公想把女儿多留两年。

  两年前春闱会试,秦桦考取一甲第二十七名,殿试时被圣上点为探花,一时朝野震动,众人追捧。

  做为本朝最年轻的探花郎,而且秦首辅也是探花出身,父子皆探花传为美谈,一时风光无两。琼林宴、三甲游街出尽风头,收获香帕、荷包、汗巾、鲜花无数。阿弥陀佛,幸亏没人扔石头,历史上一个有名美男人就是这么死的。

  秦六郎回到府中还要得瑟,对着一群侄儿侄女们大讲特讲,当时秦知言才三岁多,实在烦了自家六叔这大头症犯的样子。

  于是秦知言问:“六叔中了什么,是采花郎吗?”噗,屋里的丫头们都笑了。

  秦六郎很有耐心地道:“探花,圣上钦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