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5节(2 / 2)


  光是无线通讯项目就有好几个。

  因为江博提供的书籍,他们研发的进度也很快。光是发电站,这两年都已经增加了两个了。大大的缓解了国家的电力问题。

  至于无线通信,表面上是马上才建立好无线通信地面基站,但是实际上,他们的移动电话已经升级了。到时候面世的,只是一代产品。二代产品只在特殊部门中使用。

  至于其他大大小小衍生出来的改变,更是数不胜数。

  基于这些,江博在研究所这边的地位算是最特殊的了。知道江博愿意来研究所上班,蔡所长早就有所准备了。拿了一些不是很费时间的研究项目给江博选择。

  毕竟江博现在年纪还不大,不能让他过度的工作。

  江博发现,这些项目还挺多的。

  他想了想,道,“还是先建立网络吧,建立之后,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指导。”

  “那个项目……我们还没有大的进展。”蔡所长有些惭愧。当初苏专家提出要建设网络的时候,他们只是从中间搞出了无线通讯,而最到最后,还是靠苏专家搞出的无线通讯成果。

  后来他们也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增加了人力物力,但是对于这种新型的东西,哪怕有了苏专家提供的书籍,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江博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他也知道,不能怪这里的科研人员,毕竟隔了太多年的科技水平了。

  “我来。”

  于是江博进入研究所,第一个项目就是研究网络设备。

  因为决定每天都来研究所,江博也不打算将工作带回家里做了。这么大的工业体系,靠他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还是要培养人。

  他打算就在实验室里面一步步的工作,多带点能用的人出来。

  免得以后一个项目一做就几年,耽误事儿。

  再说,晚上他还要补习呢,也没时间工作。

  听到江博的安排,蔡所长差点喜极而泣。立马就准备严格筛选人员。

  不是技术过硬的不行,思想觉悟不高的不行,学习能力不强的也不行。

  江博在研究所搞研发的事儿,也被汇报给了大领导了。

  大领导最近心情不是很好。国家各项工作正式蒸蒸日上的时候,就有部分人站出来,喊着要改革,讨论国家的性质……

  这阵子为了这种事情,争论不休,搞得烦不胜烦。

  他最担心的就是到时候闹大了,要出乱子。

  眼前的形势,他是一点都不想出现问题的。

  听到研究所这边汇报的情况,大领导这种心情就更加坚定了。

  绝对不能搞出乱子来。

  任何搞破坏的人,都是人民的敌人。

  第111章

  因为要尽快让计算机联网,实现在线辅导科研工作。江博每天抽出一大半的时间待在实验室里面带团队。

  这段时间,宋楚就自己在教室里面学习了。

  起先还有人问,等过了几天,大家习惯了,也就没人问了。反正江博在班上也是最特殊的。唯一一个不用上课就能拿双学历的人。忙的不见人影也是正常的,连老师都没问呢。

  江博不在,宋楚也没闲着,好好的带自己的文学社,争取每周都收稿子,自己也写一些小文章锻炼文笔。

  自从上大学之后,宋楚暂时就不打算出书了。

  说实在的,她现在回顾自己之前写的书,感觉有点儿辣眼睛的想法。

  要是换做现在的她去写,肯定能写更好。

  所以为了不浪费题材,宋楚决定好好的先用小文章磨练自己的文笔。至于下一本书,她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了。现在先锻炼,然后收集资料,到时候直接动笔。

  但是最近,宋楚发现,收上来的稿子上面的文章有些敏感。似乎在批判什么。

  宋楚觉得这样不好,他们现在还是学生,啥事儿都不懂的时候,还是不要纸上谈兵的比较好。

  就和文学社的同学打了招呼,以后尽量不要写这方面的文章。

  写了文章的学生就道,“也不光是我们这么想,这是咱系里的老教授在课堂上面提过的。说咱们现在还不如民国民主。”

  其他人也点头。这观点也是听说过的。

  宋楚皱眉头,“那咱们也不用学他们啊,咱还没进入社会,啥都不懂呢,而且咱们能念书,不也是因为国家政策好吗?咱就别添乱了。”

  “有一说一,有些事情不好的,咱还是得说。想想以前学生运动,那不都是进步青年搞起来的吗?”有些学生就有些固执了。

  文青们就是这样,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儿,那就是要坚持到底的。哪怕宋楚和他们关系好,该说的也得说。

  宋楚就决定暂时不收稿子了,就算收上来 ,暂时也不发表了。

  回到家里,她就和马兰他们说了这事儿。

  江博道,“不管他们。”

  “小博哥你这阵子在学校待的时间不多,有些事儿你不明白。我感觉他们最近是有些不对劲儿。”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