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1节(2 / 2)


  宋楚听到江博是搞小团体活动,更高兴了,“我明天也和孙亚商量一下,把大家的借书证给借过来,多借书学习。不过小博哥,这些书你一个人你看也不行啊,你要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这样才有参与和集体荣誉感。你个人不能吧所有的事情都做了。”

  江博觉得自己一个人可能会更快点儿。但是想到如果下次也有类似的事情,这些人可能还会找他。

  那就太忙了。

  于是很受教的点头,“对。我看一部分,剩下的给他们。”

  江博看书速度虽然快,但是也不会一直看书,第二天去了学校,就还剩下一摞书没看。他二话不说就给严祝了,让大家一起看。总结书中的重点,然后汇总。

  没错,他们这个数就是总结前人经验的一个汇总册子而已。

  也不准备出版,到时候只提供给文学系学生内部使用。

  严祝倒是没觉得不好,反而觉得江博太够意思了,一个人就分了一半的书去看。“放心吧,我马上分配下去,一个星期咱们就能总结所有资料了。”

  听到这个时间,江博:“……”

  见江博似乎有些不满,严祝小声道,“放心吧,我偷偷打听过了,文学社那边也是一周时间交稿,赶得上。再说了,咱们也得让让她们,毕竟那边女同学多,是不是?”

  江博觉得很有道理,总不能把楚楚给比下去了。难得她做这么感兴趣的事情。

  一班的学生们知道两边都在准备出作品了,慢慢的加入了不同的阵营。比较喜欢写文章,又觉得灵感比较重要的小文青们,加入了宋楚这边的文学社,一起写文章投稿。

  重视写作技巧的学生则加入了江博这边,准备一起帮助刚刚进入文学系这个大家庭的同学们提供点学习素材。

  班上的辅导员李老师知道之后,也很高兴,还特意给他们留了固定教室的钥匙,给他们用来工作。

  文学系的领导们对于刚入学的新生们有这样的活力也很高兴。系里的主任更是感慨,“今年的生源真不错,看来高考改革之后,确实对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大领导可真是睿智。”

  文学系这边热热闹闹,数学科学院这边也没闲着。

  袁院长决定搞了个新生数学竞赛,出几个题目来考考学生们。他可以拿出自己的藏书送给第一名的学生。

  这可是老院长的藏书啊,消息一出来,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都嫉妒的不得了。觉得老院长多新来的师弟师妹们太好了。

  不止数学科学园这边酸,其他系里也酸。作为热爱学习的学生们,最喜欢的就是这些教授和院长们的那些书了,很多都是在学校图书馆见不到的。

  要是自己能得到一本,感觉都能一辈子受益匪浅了。

  文学系这边也谈论着,要是他们也能搞个活动就好了。

  严祝又想起江博是数学系的,问江博,“你去参加吗?”

  宋楚也看着江博,她觉得小博哥如果参加,肯定是能拿第一名的。

  江博道,“没空,要写书。而且那书用不上。”

  宋楚觉得也对。小博哥运算能力太强了,

  数学科学院这边,袁院长等了一个星期都没等到江博来报名。反而听说,这位最近在写书。

  “……”

  江博在学校的表现,大领导这边也听说了。

  蔡院长觉得挺可惜,苏江博同志花这么多的时间写一些写作技巧这样的书,总觉得大材小用了……

  大领导倒是觉得挺好。“年轻人,参加这样的活动也好。更有朝气。”

  蔡所长闻言,觉得也有道理。

  自己还是太贪心了。

  忘了苏江博同志,还是一个小少年呢。

  ……

  文学系65级一班的学生们埋头苦干一个星期,终于将各自的任务完成了。

  宋楚他们这边一起审核稿子,准备将审核通过的稿子一起进行投稿。而江博他们这边则是将总结好的资料汇总,由写字好的人来写。

  其实可以用计算机,但是见宋楚她们都是手写的,所以江博也没说要用计算及打字的想法。

  最后是找了几个商场写楷体字的学生帮忙誊稿子的。

  这事儿一直忙到国庆节才完成。

  完成的时候,一群年轻人高兴的互相拥抱。出力最多的江博更是差点被举起来了。

  好在大家还是斯文人,没做的太过。

  但是江博还是对这种相处模式有些微微的不适应。

  放学的时候,宋楚满脸高兴,“小博哥,咱们文学社投出去的稿子,有两篇通过了呢。国庆之后就能登文学报。”

  江博点头。

  “你们呢,你们那书咋样?”

  她可知道小博哥他们一直在忙着写书呢。

  江博道,“写完了,今天写完了。准备交给系里的教授审核。”

  “你们真是太棒了!”宋楚一脸崇拜。“你知道吗,好多学生就需要一本这样浓缩的精华的工具书。这次通过写稿子我就发现了,咱们系里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文学天分的,他们更多的是靠扎实的写作技巧。小博哥,你们可真是棒很多新学生省了好多事儿呢,少走了很多弯路。”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