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1节(1 / 2)





  大家带着狂热的心情,埋头苦干。

  ……

  东街巷子里面,原本能做烤鸭的小院子冷冷清清的。家里还被人给砸了。

  因为天冷,院子里显得冷冷清清的。

  做烤鸭的师傅佝偻着身子坐在自家门口。

  因为成分不好,没单位接收。只能靠着从前的香火情和一些老同志对他家祖传手艺的喜欢,平时才靠着接待一些客人谋生。

  谁知道这点事儿都过不成了。

  老师傅抽着卷烟,“都说新社会好,新社会里不照样有我这吃不上饭的人?”

  突然,院子里的门被敲响了。

  老师傅赶紧去开了门。

  门口站着几个穿着制服的人。

  “我没开店了。”老师傅惊的立马道。

  家里老太太和儿子媳妇也跑出来看。都被这阵仗吓到了。

  带头的一位中山装男人道,“我们是行政管理局的,来给你们这边送经营许可证。”

  老师傅磕磕巴巴道,“这……许可证干什么的?”

  “开店的,你们家不是开鸭子店的吗,让你们开了。以后你们家这烤鸭店就是实验单位。属于我们工商行政管理局对私营企业进行试行考察的单位。”

  “您这意思,我们店子……合法了?”老师傅不敢相信道。

  “对,合法了。可要好好做。保质保量,别做那黑心的资本家。”

  老师傅背着消息惊的都说不出话来了。

  他这店子还能开了,手艺还能做下去了?

  以后还是合法的了?

  老师傅没忍住,一行老泪就流了下来 。

  第88章

  一家小小的烤鸭店的经营许可证得来的很不容易。

  这是经过了上层领导的多番讨论和激烈的争论才发下来的。

  到底烤鸭店算不算是姓资,这非常值得人们讨论。

  本来还有老同志提出,收归国营不就行了?没必要去改变现在的社会。

  但是有些同志也在思考,烤鸭店只是一个引子。值得他们讨论的是,其他具有同样情况的店在全国各地还有多少。

  这些手艺人没有工作,没有单位,怎么谋生。

  而且国营饭店的大师傅,为什么手艺还不如一个开小店的。

  这也值得深思。是不是因为捧着铁饭碗了,就疏忽了自己的手艺,还是说,这些人是靠某些关系进去的。

  很多现实的问题,最后还是让这家祖传烤鸭店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经营下来。

  烤鸭店的定价必须和国营饭店一致。不能私自定价。这样一来,就能保证烤鸭店不和资本家一样黑心赚钱。

  进货也不能私下里进,得再国营收购站收货。和国营饭店一样每天供应定量。尽量的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这种店子往资本家的方向发展。

  行政单位也会对这家烤鸭店进行观察,考察这种模式存在的影响。

  在种种考虑之下,巷子里的祖传烤鸭店就开张了,不像以前那样只招待熟人,而是挂上了招牌,大大方方的开起来了。

  雷夫人听了这消息,立马告诉马兰 。

  她如今也在钢厂里面工作,给单位的同志们上外文课。

  雷夫人道,“这也太奇怪了,突然就开了。而且还是获得合法经营的。这全国也就这么一家能有这个待遇了。生意老好了,你看看什么时候有空去处,咱们提前订。现在要提前定位置。”

  马兰整个人是蒙的。觉得自己是不是又穿了一个时代了。竟然还有私营烤鸭店……

  等等,这不会也是因为自家儿子喜欢吃烤鸭吧。

  马兰揉了揉额头,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想法。

  甭管咋样,烤鸭还是要吃的。

  两人下班之后就往店子那边去。

  果然院子里三张小桌子已经坐满了。烤鸭店老板一家人忙得不得了,供应的鸭子都吃完了。

  这烤鸭店每天只供应十只烤鸭。没办法,现在全国各地物资紧缺,一家私营小店能供应这么多,就很不错了。

  而且现在还是实验阶段,供应太多,步子迈的太大,万一搞成姓资的怎么办?

  马兰还担心吃不上了。结果老板竟然认出他们来了。

  “梅林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