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9节(1 / 2)





  从这本书里,大伙儿从这些普通老百姓的经历里面,真切的体会到了当年那战乱那时期的艰难。又感受到了新社会之后,给大伙儿带来的和平安宁是多么的珍贵。

  有些年轻人还想寻踪,想找这个石头巷子到底在哪里。想知道故事里,这些人最后的结局。

  可惜这个石头巷子,作者也没说在哪里,编撰的县城名字让他们没法寻找到这个地方。

  平安县的本地人倒是知道有这么一条巷子,但是很少人能想到会是写他们这个石头巷子,只觉得是碰巧。毕竟他们来寻踪的时候,也找不到踪迹啊。

  对此,宋楚对马兰他们的解释是,“这是采用的修饰的写法。如果太写实了,看自己的人生就好了。就是要夸张,要感人。”

  本来感动的稀里哗啦的苏志峰和马兰同志:“……”

  等马兰去上班的时候,单位里那些同志看过书的,来找她问这书上的内容,她都不敢回答的。

  还好高厂长来了,把人给打发走了。

  但是高厂长心情不好。

  马兰问道,“厂长,咋了,炼钢出问题啦?”

  “哎……”高厂长看着她,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他想起曾经听到过的一句话,庙小,容不下大佛。他这庙还真是太小了,所以留住小马这个科学家的妈啊。

  他这表情让马兰紧张了。总觉得有啥不好的事儿。

  高厂长叹完了气,“别急,是好事。”

  马兰就松了口气了。“啥事啊?”

  “首钢那边今天和我联系了,他们说,她之前在工会的表现做的非常好,那边工会缺个主任,想调动你过去当主任,给你加担子。”

  “……!!!”马兰打了个哆嗦,这消息也太太太太太突然了!

  她不敢相信道,“离这么远,他们咋知道我干的好不好,您说的?”

  “陈首长说的,说来了一次,发现咱们这边的厂里文化宣传做的很好,墙面上还搞啥历史墙,很有想法。觉得你是个能干大事的同志,正好首钢那边虽然规模大,但是在这方面的建设有些缺乏,就要从咱们这边调人才过去了。”

  马兰一开始觉得挺激动,自己这工作能力咋就这么出色呢,但是很快又清醒了,她还不至于这么优秀……都不用问了,肯定是因为她儿子。

  “厂长,能不去吗,我家庭在这边啊。”

  高厂长叹气,“首钢那边说了,楚楚的那本书简直惊为天人,他们觉得这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学生,都等不及楚楚毕业考试了,先给提前录取了,到时候不用看成绩,直接去。苏顾问搞出了化肥,那就就更不用说了。”

  马兰:“……”

  “他们还说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的父亲肯定也是优秀老师,所以苏老师也要调动到首钢高中去当老师。你的家庭问题都解决了。小马啊,说实在的,我虽然舍不得你们,但是吧,好机会还是要把握的,首都当然对你们更好了。”

  马兰心道这要是二十一世纪,她肯定不矫情,直接就收拾包袱拖家带口去北京买房了。

  可现在不是啊。

  “小马啊,组织上面为了你,这么用心,对你这么照顾,咱也要好好的回报组织啊。那边说了,房子都给安排好了。”

  马兰嘴角一抽,“厂长,你明明知道这是为了啥。”

  高厂长道,“难得糊涂,看破不说破。”

  马兰:“……”

  因为工作调动的消息,马兰心事重重的。下班回家的时候,苏老师带着孩子回来了,吕县长也来了。

  吕县长倒是没唉声叹气的。

  因为他升职了。

  “托福,我升上去了,马上就是书记了。”

  “……”

  马兰一家四口围着他坐着。马兰道,“吕县长,我调动的事儿,您知道吧。”

  苏志峰道,“还有我。我咋不知道自己这么优秀。”

  吕县长安抚道,“别这么瞧不起自己。在我看来,两位同志都是十分优秀的。苏老师的教育方针是很先进的,马干事也是一位十分有想法的好干事。”

  宋楚道,“对,爸爸妈妈都很优秀。”

  马兰道,“别说我和你爸爸了,你和小博也被首钢的职工高中录取了。”

  宋楚:“……”

  江博倒是没像以前那么抗拒,反正楚楚和爸爸妈妈都是在一起的,在哪里都行。

  宋楚当然是不想去的,妈妈说过了,那边很冷的,妈妈她怕冷。可是爸爸妈妈工作都调动了,那他们肯定要去了,自己和小博哥当然也要去啦,不能给爸爸妈妈拖后腿。

  苏志峰和马兰内心则是一言难尽。

  不知道上面竟然会来这么一招。他们要是不同意吧,不考虑自己的工作问题,倒像是阻碍了孩子的学业了,毕竟孩子都被破格录取了。而且他们作为工人,作为老师,作为一个成年人,当然是不能任性的因为自的个人原因而不服从分配。全国各地都找不出一个这样干的同志。那些石油工人还远赴边疆开采石油呢,那么艰苦,还不是都心甘情愿的去了?

  吕县长其实挺舍不得他们一家子的,江博在这平安县,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啊。

  别的不说了,光是钢铁材料,如今就让很多平安县老百姓有了工作岗位了。

  而化肥就更让公社那些社员们终于不饿肚子了。

  可是人总不能一直在这里待着,小博这孩子以后的世界,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