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2 / 2)


  那些姑娘性情什么的暂且放在一边,只说年纪。她们最多比明语大个两三岁,她一想到要叫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姑娘为母亲,就有些糟多无口。

  这个时代的男尊女卑真叫人无语,不是说她爹不好,而是爹的年纪都可以当她们的爹,她们还一个个抢破头要当她后娘。

  卢氏瞧她神情蔫蔫,有些于心不忍,想了想狠心问道:“明姐儿今天可交到什么朋友了?有没有碰到谈得来的。要是喜欢,可以多多来往。”

  明语垂着眼眸,“一时半会还没太熟悉,以后多见几次,或许就能结交几个。祖母…我听人说,您想给父亲续弦…”

  卢氏心一跳,她就知道自己的孙女儿是个聪明的,这样的事情瞒不过。一想到他们祖孙仨人好不容易相聚,突然又要横加其他人进来,她的心里也有些不好受。

  “明姐儿,祖母知道你是个明白的孩子。你父亲如今是国公,他不能没有子嗣。旁的不说,你总不愿看到将来爵位还落到大房头上。再者你将来嫁人,娘家没有亲兄弟,你在婆家也难抬头。祖母老了,往后的日子都能数得清,我就盼着你一辈子好好的,嫁个知冷知热的男人,有娘家可以倚仗。也盼着你爹好好的,身边有个嘘寒问暖的人。”

  说到这里,卢氏已是泣不成声。

  明语心下酸涩,道理她都懂。

  “祖母,我明白的。我也希望爹能找到一个可心人…”

  “好,好,我就知道我的明姐儿是个懂事的。不是祖母心急,而是你祖父的身体不由人。万一他去了,你爹要守孝三年。三年哪…多少事情会发生。”

  冷氏和冷贵妃可以趁这三年做很多事,包括要爹的命。

  只要爹不在了,这爵位自然又落到大房的头上,他们甚至都不用废什么心神,就能稳稳当当的占尽他们二房的一切。

  就像当初的君家二房一样。

  所以爹的亲事迫在眉睫,宜早不宜迟。最好是后娘进门就有孕,否则孝期内不能怀孕,还要再等上三年。

  这个三年,可不是一个太平的三年。如果真赶上了,他们二房和大房三房那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恶战。

  她心一凛,郑重点头。

  “祖母,过几日我便邀人进府做客。”

  卢氏一把抱着她,心肝肉的叫个不停,眼泪流得更厉害了。

  既然大房三房会趁着孝期谋事,那么他们一定希望孝期快些到来。明语再不喜老渣男,现在也盼着他能活长一些。

  从宫中回来后,楚国公就闭门不出。以他今日之小心,是再也不会轻信任何一个人。卢氏不会插手他的事,冷氏的手现在也伸不过去。

  但愿他能活久一点。

  安嬷嬷把今天来客送的礼登记入册,捧着一个锦盒并礼单进来。卢氏擦干眼泪接过礼单,看一遍后递给明语。

  明语的视线定在武安侯府那一列,季元欻的后院没有主母,他仅派人送了礼过来,并未登门。只是那礼明显比别人贵重不少,其中还有一支玉如意。

  安嬷嬷打开锦盒,正是武安侯府送的那一支。

  玉质白透油润,没有半点杂质,比起皇后娘娘送的那支玉簪也毫不逊色。关键玉簪小,玉如意大,这礼不可谓不重。

  明语摸不透姓季的到底在想什么,这样的玉如意都是世家压箱底的东西,他怎么随便就送给自己。难道是有什么暗示?

  玉是白玉,白玉如意。

  白(不)如意。

  她心一沉,就知道他没安什么好心。

  “祖母,这礼是不是太过贵重了些?孙女不是很懂,会不会落人话柄?”

  卢氏欣慰不已,这孩子小心谨慎些总归是好的。但是太过小心了,会容易着相。武安侯先前和大房来往时,出手也是极为阔绰。他既然是报恩,礼数要自然比别人讲究一些,也无可厚非,别人也无从指责。

  明语懵懂点头,那男人现在把报恩的话说得极溜,祖母对他印象不错。且不管他有什么心思,自己倒是实实在在得了好处。

  这样的玉如意,便是不喜,换成银子也有不少。

  请人做客的帖子还没有发出去,卢氏便带着她再一次进宫。上一次进宫时她还是个寄居国公府的孤女,现如今她已是国公府的嫡女。

  因着快近年关,宫里看上去喜庆不少。

  柳皇后一见她们祖孙,第一句话就是恭喜,直道一切都是天意,冥冥之中她们就应该是一家人。再看明语时,眼里多了一份慈爱。

  “本宫瞧着这丫头,颇有几分你的神态,真是叫人欢喜。”

  有人夸自己的孙女,卢氏总是高兴的。

  她和柳皇后是表姐妹,没有其他的人拘束,说话什么的恭敬之余透着随意。两人说了一些家常话,说着说着柳皇后叹起气来。

  “娘娘这又是为何事烦恼?”

  “都是锦城闹的,也不知怎么的,好好的非要和离。”

  明语一直尖着耳朵听她们说话,一听这锦城二字,赶紧和上一次进宫时祖母和自己说过的皇家子孙姓名连在一起,不大会儿就想起对方是谁。

  锦城公主,陛下的次女,生母是陛下还是太子时的贴身宫女。

  这位锦城公主的生母低微,生前仅是一个嫔,死后才以妃位下葬。因为生母位份低,锦城公主性子也不如大公主凤城公主那么张扬。

  尚主的男人,一般都不会是世家嫡长。

  锦城公主原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公主,她的驸马不怎么拿得出手,仅是一位伯府的次子。这个伯府也是巧,和忠勇侯府还沾些亲,是忠勇侯夫人的表亲。

  “眼看着要过年,谁不想和和美美团团圆圆。这些年都相安无事,也不知她怎么突然就要和离了。”

  京中谁不知锦城公主性子绵软,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要不是有个公主的出身,只怕早就被人啃得不剩骨头。

  当年陛下给她挑的驸马姓万,没什么大才,也就一张皮相还能入眼。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