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高嫁第39节(2 / 2)

  于是在百姓还无知无觉的时候,不少人已经悄然借着游学或者游历的由头动身前往西南,准备提前在平西王面前混个脸熟。要是能受到重用,那他们大可以拼上身家性命博个从龙之功!

  这种发生得没声没息的变故,京城的权贵是看不到的,宫里的皇帝更是看不到的。他们每日载歌载舞好不快活,怎么可能会在意那么点不识好歹的人。

  接下来一段时间平西王忙于接待各方来客,陈夫子等人也在翘首盼望着杨峰清的归来。

  过了九月,临近重阳,一身白衣的杨峰清乘船归来。

  杨峰清坐了将近一年的牢,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比起赴京时那意气风发的模样少了几分少年人的飞扬,多了几分历经磨难之后的沉稳冷静。

  他身后跟着一群曾不惧生死为他请命的太学生,看起来个个都清瘦如竹,背脊却又个个都挺得笔直。

  陈夫子远远见到杨峰清下船,眼眶顿时又红了,颤巍巍地迈步向前,有点不太确定归来的确实是他视若亲子的学生。

  杨峰清自然也是归心似箭。

  他在狱中得了祖母纳的新鞋,又得知陈夫子卧病不起,恨不得直接冲出囚牢回来看望两位始终牵挂自己的长辈,甚至有些痛恨起让他们担忧的自己。

  这会儿看到比自己还清癯瘦弱的陈夫子,杨峰清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冷静不冷静、仪态不仪态的,冲下船直直地往陈夫子面前一跪,拉住哆嗦着唇说不出话来的陈夫子热泪盈眶地说道:“学生让老师担心了!”

  陈夫子伸手拉起跪在自己面前的学生,颤抖着的双手拍拍他的肩又拍拍他的臂,见他确实全首全尾地回来了,才终于边泪落如雨边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拾掇拾掇自己,回去看看你祖母吧!”

  杨峰清含泪应下,又转向柳春生和姜若皎等人连连道谢:“过去一年里多亏了你们常去看望老师。”

  柳春生说道:“夫子又不止教了师兄你一个,师兄你谢我们做什么?”他又介绍姜若皎给杨峰清认识,“你真要谢的话,可以谢姜师弟,姜师弟做的吃食把我们夫子都给吃好了!”

  姜若皎看着杨峰清与陈夫子师徒重逢,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冷不丁被柳春生这么一捧,她立刻谦道:“哪是这么一回事?师兄别听柳师兄胡吹。”

  陈夫子人逢喜事精神爽,笑呵呵地说道:“阿矫做的吃食味道确实好极了,听说春生你们老去青云舍那边吃吃喝喝,下回可要叫上我们一起去,好让峰清也尝尝阿矫的手艺。”

  陈夫子喜笑颜开,其他人自然也跟着笑了起来。

  杨峰清路上听来接他们的人提起过这位名叫“姜矫”的师弟,知道这位姜师弟才识过人,人缘也很不错,且这两位新来的师弟一来就住进他们山长以前住过的青云舍,进书院走的是他们山长的关系!

  能让他们山长这般破例的人,必然有他们的过人之处。

  这会儿见陈夫子都对这位姜师弟赞许有加,非常赞同他们多多往来,杨峰清自然心生结交之意。

  杨峰清笑着说道:“那我可一定要去青云舍叨扰叨扰。”

  姜若皎欣然答应:“师兄要来,我们自当扫榻相迎。不过今儿人来得这么齐,青云舍却是容不下这么多人,不如买些好肉好菜去借食堂的厨房做顿好吃的为师兄们接风洗尘。”

  这个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纷纷掏出钱来凑钱去买菜卖肉,陈夫子还掏出刚得的月钱要去沽些好酒请学生们喝。

  这么高兴的日子,值得破例喝上一大碗酒!

  第 45 章 [vip]

  寇世子一行人打完驴鞠去食堂吃饭, 却见食堂里头热热闹闹围了一群人,仔细一瞧竟都是眼熟的。

  柳春生正好捧着一盘热腾腾的炒肉出来,瞧见寇世子等人踏入食堂准备觅食, 笑着招呼道:“寇师弟来得正好,与我们一起吃个饭吧,今儿杨师兄回来了,还带回好几位以前在太学念书的师兄,我们正要给他接风洗尘。”

  寇世子鼻子属狗的, 一嗅就知道又是姜若皎掌勺。

  他一口应下:“好啊, 我也去帮帮忙。”

  寇世子径直去了食堂厨房那边,一眼就瞧见姜若皎在灶台前忙活, 只不过她旁边还立着年近弱冠的青年。

  那青年身板儿有点单薄,五官却俊秀非凡, 正笑着与姜若皎说着什么。

  这么一个脸生的家伙,寇世子以前根本没见过, 一琢磨就知晓这人必然是那位杨峰清杨师兄无疑。

  寇世子跑过去挡在姜若皎和杨峰清之间, 好奇地问道:“你们在聊什么呢?”

  姜若皎道:“说起这菜南边和北边的不同做法, 杨师兄刚去京城时刚好尝过这个,名字虽然没变, 两边用的调料却截然不同,做出来口味也很不一样。”

  她见寇世子一脸警惕地悄悄打量杨峰清, 哪会不明白他怕是又在琢磨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姜若皎只得给两人相互介绍了一下,提起当初就是她与寇世子一起遇到的杨婆婆。

  杨峰清脚上正穿着自家祖母纳的新鞋,脸上的笑容淡了淡,叹着气说道:“是我太不孝, 害祖母一把年纪还要为我牵肠挂肚, 我明儿就回家一趟让她安心。”

  寇世子听姜若皎提起这桩事, 注意力马上就被转移了。

  他说道:“对,你当孙儿的,得多孝顺孝顺你祖母。”他说着还慷慨地掏出几锭碎银,对杨峰清说道,“你刚从狱中出来,身上可能没什么钱,我先借你点,你拿着买些补品回去孝敬祖母。”

  杨峰清还是头一回遇上二话不说给人塞钱的。

  他见寇世子目光纯正,明显是想一出做一出,想了想也没和寇世子客气来客气去,爽快地接过碎银谢道:“等我有了钱一定第一时间还你。”

  寇世子道:“不妨事,我也不急着用,你有钱了再说。”

  杨峰清点点头,见姜若皎已经把做好的菜盛起来,便端起来拿到外面去。

  他们只是接了厨房,要动手的事还是得自己来,姜若皎带着几个会做菜的人在灶头前忙活,他们自然就负责端菜上桌。

  寇世子见大伙都围着姜若皎打转,不是等着端菜就是配合姜若皎做菜,也不甘落后地占了烧火的活儿,挨在姜若皎边上跟着忙活起来。

  杨峰清再进来时,看到的便是寇世子和姜若皎一个人在做菜一个人在烧火的画面。

  此前杨峰清听说这位“寇师弟”姓寇时心里有那么一点猜测,听到“寇时瑞”这名字时更是恍然了悟——

  平西王世子是在下雪的时候出生的,都说“瑞雪兆丰年”,当时平西王太妃便把孙儿起名为“时瑞”。

  只是寻常大伙都不太直呼寇世子的名讳,所以记得这个称呼的人也不多,杨峰清还是前些年去给他们山长鹤庆先生打下手时偶然看到这个名字的。

  本来杨峰清笃定这位寇师弟必然是平西王世子无疑,可看到他有模有样地帮姜若皎掌控着火候,又有那么一点不确定了:这位声名狼藉的纨绔世子爷,生起火来怎么这么熟练?

  饭菜上桌,众人各自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