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节(2 / 2)


  慕华寅站在那里,看了慕老夫人一眼,压低了声音道:“母亲,这事情已经有人在策划了,就等着乾儿得胜回朝,自然有联名的奏折送到皇上的御案上边,请立慕昭仪为皇后。”

  “原来你已经有谋划了,算我多虑了。”慕老夫人这才松了一口气,紫檀佛珠卡在她的手指间,透出微微的深紫颜色来:“华寅,这九尾凤钗咱们府里可留不得,你看看是不是将它送去皇上那边,也算是咱们府里的一种暗示。”

  九尾凤钗躺在锦盒里,重重累丝绕出了凤凰的身子,一双眼睛是由黑宝石镶嵌而成,最精巧的是,那黑宝石旁边还用尖晶石拼出了眼白,那般栩栩如生。九条尾翎上都一路镶嵌着各色宝石,凤嘴里吐出了几条流苏,皆是南海珍珠,颗颗饱满白皙,熠熠生辉。

  慕华寅看了好半日,才伸出手去将那锦盒拿了起来,大步走了出去。慕老夫人瞧着儿子走得虎虎生风,骄傲的一笑,挺直了身子:“过不了多久,我们慕家就该出一位皇后娘娘了。”

  “皇上,且回去罢,已经晌午了。”服侍在一侧的内侍江六小心翼翼的向前倾斜了身子:“清华宫里肯定已经准备要开午膳了。”

  赫连铖皱着眉头坐在那里,伸出手将一堆奏折拨到一旁,满脸气愤的神色:“南燕那边只有慕乾送回来的奏折,秦冕的呢,他是死了不成?朕派他去监军,从出发到现在,就见过他送来两份折子,说的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朕是派他去监督慕乾的,有什么错处自然要留心记下来,可他倒好,只字未提!”

  见赫连铖盛怒,江六将茶盏递了过去:“皇上息怒,先喝口茶消消气儿!”眼睛瞥着赫连铖脸色缓和了些,江六这才慢慢说道:“皇上,想那秦大人肯定是被慕乾威慑了,不敢说他坏话。”

  “如何能被威慑?朕赐了他尚方宝剑,又拨了人马给他,他便这般害怕了那个慕乾不成?”赫连铖坐在桌子后边越想越生气:“慕乾才十八岁都不到,他秦冕都已经四十的人了,便连一个毛头小伙子都拿不定,我看他是不打算再回来见朕了!”

  “皇上,那慕乾一路向南,现儿已经攻破了江都,灭了南燕,也算是居功甚伟了。”江六很是小心的措辞,生怕惹怒了赫连铖:“或许他真无私心,一心一意在为大虞领兵作战,所以秦大人也找不出他什么错处来。”

  赫连铖端着茶盏喝了一口,没有说话,这时就听脚步声槖槖,门口小内侍尖细的声音响起:“大司马求见皇上。”

  赫连铖身子微微一抖,将茶盏放在桌子上头,坐直了身子:“宣。”

  小时候他不懂事,不愿意见慕华寅,当听着小内侍通传说“大司马求见皇上”,他斩钉截铁的说“不见,叫他回去,朕一点也不想见他。”结果……赫连铖的嘴抿得紧紧的,自己说不想见他,可还是依旧要见他,小内侍的那声通传不过是慕华寅给他几分情面罢了,他想做的事情,自然总是能做成的。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慕华寅走了进来,只是朝赫连铖拱了拱手,不等赫连铖吩咐,便轻车熟路的坐到了左首边的一把椅子上。赫连铖心中又是一动,这么多年的习惯,慕华寅丝毫不将自己放在眼里!

  “慕爱卿,今日进宫见朕,可是有什么事情?”赫连铖挺直了脊背,端了一张脸望向慕华寅,双手却在龙袍底下紧紧握了一个拳头,慕华寅,你这般骄纵,总有一日、总有一日……他恨恨的只是想着总有一日,却还没想清楚总有一日他该如何做。

  “皇上大喜。”慕华寅朝赫连铖点了点头,从怀中摸出了一个锦盒交给江六:“请皇上过目。”

  赫连铖打开那个锦盒,里边是一支凤钗,他有些奇怪,望了望慕华寅:“慕爱卿,这奉茶又怎么了?如何又称得上是大喜?”

  “皇上,这是臣的长子慕乾在南燕皇宫里找到的九尾凤钗。”慕华寅笑着望了赫连铖一眼:“这九尾凤钗乃是皇后娘娘才能佩戴的饰品,故此慕乾将这凤钗以八百里急件送回,就是为了向皇上道喜的。”

  “道喜?”赫连铖望了望那支九尾凤钗,皱了皱眉头:“喜从何来?”

  “想我大虞现在后位空虚,这九尾凤钗一出,不就是说皇上该要立皇后,从此两人携手共享这万里江山?”慕华寅盯住赫连铖不肯放松一星半点:“皇上,你说呢?”

  赫连铖望着躺在锦盒里的那支凤钗,心中实在不是滋味,赫连铖这不是明目张胆的在告诉他,我的女儿慕瑛进宫侍奉你这么多年,你要快些将她立为皇后了?他的手指紧紧的捏着那张龙椅,气愤得都快说不出话来,沉闷了好一阵子,赫连铖才慢慢说道:“慕爱卿想得果然周到,这真乃是大喜之事。”

  “皇上英明!”慕华寅站了起来,朝赫连铖拱了拱手:“已经是正午时分,臣便不打扰皇上了,还请皇上爱惜身体,赶紧回去用午膳罢。”

  赫连铖无力的坐在龙椅上,看着慕华寅的身影渐渐远去,终于忍无可忍,重重的一拳砸向了那张堆满奏折的书案:“慕华寅老儿,着实可恨!”

  有几分奏折跳了起来,从那高高堆起的奏折堆上慢慢滑落到了地上,一条白色的纸折拉得很长,就如折扇一般,那上边,密密麻麻的写着一堆字,被白色的底子衬着,仿佛是一地的黑色芝麻粒,让人看得很是难受。

  “回宫!”赫连铖再也无法忍受,愤愤的将自己面前那个锦盒一扫,那支九尾凤钗便飞了起来,笔直的朝一旁落了去,江六见着那凤钗名贵精致,十分不舍,赶紧扑身过去将那凤钗接在手中,朝赫连铖急急喊道:“皇上,这凤钗可还是留着罢。”

  赫连铖瞥了他一眼,江六的身子已经滑倒在水磨砖石上头,可手里还是擎着那支九尾凤钗,一双眼珠子盯着那又大又亮的珍珠舍不得移开。见着这情景,赫连铖忽然觉得有几分滑稽,笑着啐了江六一口:“贪财的东西,看到个好宝贝就这般舍不得,朕要丢了的,你可偏偏要捡回来。”

  “皇上,老奴是个没把的,这世上也没别的牵挂了,只有见着这黄白之物才会动心。”江六爬了起来,弯着腰将那九尾凤钗放到锦盒里边:“皇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赫连铖瞧着江六那佝偻着的身子,半晌没有说话,只是将手背在身后,年轻的脸上有一种跷跷不服的神色。良久,他才叹了一口气:“带上盒子,去万宁宫。”

  “皇上可是要去陪太后娘娘用午膳?”江六低声问了一句,见赫连铖点了点头,朝外边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快去万宁宫传旨,皇上马上就去万宁宫。”

  第五十三章

  万宁宫在大虞皇宫的西侧,是历代太后娘娘的居所,院墙边上有一排高大的香樟树,亭亭的树冠就如一把把大伞延绵出了院墙,给沿着院墙行走的人一片荫凉。走在万宁宫的院墙外边,一片凉津津的感觉,忽然之间,赫连铖那种焦虑的心情慢慢放松了下来。

  大虞的皇宫里存在着三种太后娘娘,这是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曾有过的制度。母凭子贵,皇上的生母自然是要被封为皇太后的,只是大虞后宫旧制,儿子被立为太子以后,生母就会要被赐死,据说这是为了外戚夺权而形成的规矩,所以即便是被封为皇太后,也只是死后在灵位上有一个谥号罢了。

  能活着被尊为皇太后的有两种,自己没有生儿子被皇上封为皇后,皇帝死后自然便被尊为皇太后了,她们一般要抚养太子殿下,与太子殿下的关系十分密切。还有一种便是皇上的乳母,被称为“保太后”。

  赫连铖的生母与乳母皆已经死去,现在的皇宫里只有一位太后娘娘,那就是与太皇太后一道将他抚养长大的高太后。赫连铖的生母只是个司寝的宫女,在铺床的时候被先皇宠幸有了赫连铖,因而被封了中式。先皇认为她出身寒微,不适合抚养孩子,在赫连铖三岁的时候便让那时候的高皇后将他接了过来养在膝下。

  赫连铖对自己的生母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只记得她一双眼睛大大的,笑起来十分温柔和顺,他自幼便是由高太后抚养长大,所以与高太后的感情很好,几乎把她当成了真正的母亲,对高太后所生的儿子赫连毓也十分宽厚,将大虞最尊贵的王爷称号给了他,还给他划了富足的封地。

  高太后娘家颇有一些实力,可与慕华寅相比又相形见绌了些。她说不得上是很聪明,但也并不蠢笨,毕竟这些年里,她磕磕绊绊的将赫连铖拉扯长大,还能让他坐到了龙椅上边。大虞很多皇上都是黄口小儿的时候便莫名其妙的死去,赫连铖觉得自己能活到二十岁,高太后真是功不可没,所以对她十分敬重。

  “皇上这几日身子如何?”高太后端端正正的坐在主殿的椅子上,凤目微扬,望问那来传旨的小内侍:“为何今日忽然想着要到哀家这里来用午膳了?”

  赫连铖这个时候过来,肯定是有什么事情,高太后心中有几分担心,她虽然不是赫连铖的亲生母亲,但赫连铖自小便由她抚养长大,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因为自己的儿子赫连毓,她也就与赫连铖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同的利益,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十分关注他。

  “方才慕大司马过来了。”小内侍弯着腰回答,已经显出了微微佝偻的背部,只比那江六弯曲的情况要好一点点:“娘娘,奴才站在外边,没有听得大清楚里边的话,但奴才听到慕大司马有说有笑,而皇上却鲜少有只言片语。”

  “哀家知道了,你回去罢。”高太后点了点头,吩咐下去,让厨房赶紧做几个赫连铖喜欢吃的菜市,扶着身边墨玉姑姑的手站了起来,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皇上自小便对慕大司马有戒备之心,到现在还是不能摆脱。”

  墨玉姑姑扶着高太后慢慢儿走到主殿门口,见着一地灿烂的阳光,高太后微微眯了眯眼睛:“这五月的天气,怎么竟如六月一般了,这日头真是毒辣得紧。”

  “可不是,这才中旬,可现儿穿着褙子都有些热了。”墨玉姑姑指着门口的几树高大的石榴道:“娘娘,你瞧,这石榴上头就有花苞了,今年开花定然会早些。”

  高太后顺着她的手指看了过去,见着树上头隐隐的有几个深褐色的小蓓蕾,不由得也笑了起来:“石榴多子,这万宁宫里种着这么多石榴树也是取了这个意思。看起来今年咱们宫里会要添几个小皇子了。”

  “可不是,李中式已经有了五个月身孕,前几日孙椒房身子不适,太医诊脉以后说是滑脉,这不就已经有两个了?”墨玉姑姑说到这事,眉毛都飞了起来:“太后娘娘,再过一两年,这皇宫里边便热闹了,到时候万宁宫里喊皇祖母的不知道有多少呢。”

  高太后笑着点了点头,眼中也生出了光彩来:“可不是这样,一想到小孩子,心里边便欢喜。”她看了看那门口慢慢走过来的几个人,叹了一口气:“皇上过来了,看着这脸色很是不好,也不知道那慕华寅究竟与他说了些什么。”

  “母后。”赫连铖见高太后站在门口,知道是出来迎他,心中过意不去:“外边日头有些大,母后何必出来相迎?”一边说着,一边走到高太后身边,亲手扶住她往里边走了去:“方才朕在那边瞧着,母后与姑姑笑得很是开心,有什么欢喜事儿,也说出来让朕听听?”

  “我们正在说你那些妃嫔们的身孕,明年这个时候哀家便有孙子抱了。”高太后说到这事情上头,脸上依旧是容光熠熠:“哀家盼孙子可盼了很久了。”

  赫连铖听着高太后提到这事,眉毛挑了挑,几乎要入到鬓发里边去,他脸上也有了点淡淡的笑意:“这果然是一件欢喜事儿。”可旋即又露出了一种惆怅的神色:“李中式与孙椒房有了身孕,偏偏她却没动静……”

  高太后心中微微一动,伸手拍了拍赫连铖的手背:“皇上,这些事情着急不来的。”

  “朕也没少去她宫里过,还特地让太医算了下她的日期,可就是这般算计着,都过了四年,她的肚子还是没有动静!”赫连铖咬了咬牙,一种铁青色渐渐的浮现在他浅白色的面皮下边,显得有些狰狞:“老天为何这般不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