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6节(1 / 2)





  苏采青说:“有些小小的想法吧,希望能有用。”

  “有想法就好,有想法就好,”赵主任立马就放松地笑了,“相信你,总是能给出不错的建议。”

  苏采青说:“我只负责提意见,能不能用,就看区里的了。”

  赵主任也是想着,如果苏采青的意见能够被采纳,街道上也光荣。

  代表意见大会,赵主任就不能参加了,苏采青得自己去参加。

  在会场里,相对于其他的代表们艰苦朴素的打扮,苏采青一身着实是洋气了一些。

  其他的人也有些议论纷纷的,可是知道她是个会做生意能赚钱的老板后,也只有艳羡的份儿了。

  苏采青来到会场,区长还特地来打了招呼:“我听说过,你是一位很有想法很有见识的女性,所以我跟你们街道说了一下,他们把话带到了吗?”

  苏采青端起职业笑容,点头说:“他们把您的意思原原本本地传达给我了,我也认真地做了一些设想。希望能够对区里的工作有用。”

  区长听了这话,立马也就笑开了,和赵主任的表现如出一辙:“那就好,那就好,你的意见啊,市里也是很想听听的,所以你这次的发言,非常重要啊!”

  苏采青没想到,这事儿还和市里有关?

  见苏采青面露惊异,区长又安慰说:“你不要紧张,就是市里的领导也听说了你这样一个有想法有建树的女性,才提起过的。领导们也是想多听听各方的声音,你这样的代表是正正好的。”

  苏采青心中有些了然了,难怪这区长殷切,上头有话啊。

  只是,苏采青也不觉得自己是因为什么才能才被上面赏识的,而是因为打官司的事儿吧?小白杨的官司,闹得挺大的,央视的新闻都口播了,可见是个信号。

  这些领导人都是人精,当然嗅得到里面不同寻常的气息。

  很快会议开始了,其他人的发言,区里的领导都没什么反应,一直到苏采青上台的时候,他们就立马振奋了精神。

  苏采青手里虽然拿着稿子,可是却不是什么完整的稿件,她只写了一些粗略的大纲而已,时间确实是紧张了一些。

  开场白后,苏采青就说到了正题:“经济政策的改革,是必行趋势,无法逆转的。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我们中国非常重要的一次转折,在将来,我们回过头看这段时间的时候,就会发现,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的胆识和气魄,以及远见卓识。”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国营厂倒闭以后,会出现许多的闲散劳动力,而许多家庭也因此失去经济来源,陷入困境。政府要在这场变革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能力。”

  “劳动力是宝贵的资源,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的劳动。对于因为国营厂倒闭而不断析出的劳动力,我有一些想法:”

  “首先,鼓励个体经营,个体经营不仅包括租房开店的,还包括街边的小贩,那些卖菜的,卖针头线脑的,卖早餐的。许多人习惯了在厂里干活,并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事,我们就要从这种小的职业着手,让门槛低的行业,可以更加健康地发展,吸纳更多人。”

  “第二,促进教育的发展。在这社会劳动力过剩的时候,年轻人过早成为劳动力不利于社会发展,他们应该成为一种人才储备。当经济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助他们更好地在社会立足。”

  “第三,要注意精神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发展,引导人们将部分注意力放在娱乐精神的事情上,减少治安事件和犯罪的发生率。”

  ……

  虽然准备有些仓促,但是这些方法和手段,也不需要苏采青一点一点去想,这些大多是已经存在了她的脑海中的。

  区长等领导一边听一边飞快地做笔记。

  苏采青说的,有些是他们想到了的,但是有些是他们没想到的。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最考验的是他们这些领导班子,因为那意味着他们也要转型,还要有长远的目光和想法,带着大家一起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苏采青的发言,足足有二十多分钟,可是没人觉得她的发言无聊,很明显,台上的领导们,都很欣赏她的那些建议。

  这次会议,也是开了大半天,开完苏采青都觉得肚子饿的不行了。

  散会时,有秘书特地给苏采青递了话,区长等人请她去食堂吃饭。

  苏采青倒是不害怕,有人请吃饭也正好,她就不用忍着肚子饿回家了。

  政府机构的食堂,水平当然要比外面好一些,肉食之类的是不缺的,苏采青也没客气,要了三四样菜,才坐下来吃。

  区领导班子和苏采青坐在一起,团团围着,简直是像怕她跑了似得。

  “苏同志的发言,真的是十分精彩,让我们都觉得获益颇深啊!”区长笑眯眯地说。

  苏采青要报以笑容:“都是一些拙见,如果值得采纳,那就太荣幸了。”

  “意见确实是非常好的,不过我们也有些疑问,想跟你讨教一下。”

  苏采青说:“讨教不敢,只能说是建议。有些问题,你们站的比我高,看得比我远,自然比我想得深。”

  苏采青也不敢托大,以她的经验来说,把姿态放低,总是没错的。

  双方就这样互相拍马屁几个回合,才进入正题:“人才储备这个事情,我们想听听你详细的想法。”

  苏采青说:“其实成年的人呢,都是劳动力,劳动力就像水,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它,才能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现在咱们面临的情况是,水多了,所以一部分水要储备起来,甚至可以把它做成更加好的蒸馏水,就可以用在更加特殊的地方。而学校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蒸馏的过程。除了大学,下面的大专,中专,还有技术学校,都可以考虑扩大招生,将年轻人招进去,教他们有用的技能。等他们学到了技能,又能够反哺社会和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

  区长在问,后面的秘书就唰唰唰的做笔记,听着那声音,苏采青就忍不住想,做秘书也不容易,这做笔记的手得多酸啊!还是录音笔好,不用这么麻烦。

  “那剩下的那部分水,按照你的意思,就要用?”

  苏采青说:“能够接受教育的年轻人,并不算多。就比我家,我妹妹在上夜校,因为她有我的支持,吃喝拉撒不用担心,住处也有我。可是有些年轻人还需要养家,不说要花钱上学,就算是免费的,他们也没法去。对于这样的人,就要给他们一条路可以走,即便不是什么坦途,也得让他们支撑得起一个家。”

  “可是,如果小商小贩之类的太多了,也不太好吧?”有人问。

  苏采青咽下口中的食物,说:“小商小贩是做生意的,他们做生意就要有东西可以倒卖,就需要有货源。这也是商机。而且市场有它的调节功能,如果本地的商贩太多,竞争过于激烈,市场的规模又不够大,有些人自然就会把目标转向外地。到时候,他们就是把外地的钱,赚到咱们本地的荷包里来了。”

  ……

  在这交流的过程中,周围的人都忍不住频频点头,对苏采青的话表示认同。

  苏采青这饭,吃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