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3节(2 / 2)


  “是的。”

  梁启恒突然觉得,苏采青和爸聊得,比自己聊得好,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神交已久?

  “昨天您去了乔迁新居的酒宴,我没有分出太多的精力来招呼您,还请您你不要计较这个。”苏采青主动挑起话题说。

  梁学超果然摆手:“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只是去吃顿饭,看看你家的新房子,不用应付太多人,反而合适。你家那新房子确实不错,外头看着漂亮,里面也布置得好。”

  梁启恒终于觑着了空隙插话说:“是啊,好多都是采青姐的想法呢。昨天满耳朵都是别人对她的夸奖,我都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梁学超却是脸色微微一变:“人家夸的是她,又不是你,你有什么好得意的。”

  梁启恒被怼了,顿时心里就不太舒坦了。

  苏采青笑了笑说:“这当然值得得意了。就像他拍的照片,让别人夸,我也觉得得意一样,荣有幸焉嘛!启恒很好的一点就是,他不会因为别人的好而心理失衡去嫉妒,他会很单纯的为别人高兴。这个品质是很难得的。”

  梁启恒感激地看向苏采青,她真是把自己夸出一朵花来了。这话是他父母从没说过的。

  梁学超看着两个人之间的小互动,心底里有点点感叹,又有些高兴,两个人确实是互相维护着对方的。

  “你说的有道理,只是他也要记得一心向学,不要满足于现状才行。”

  “放心吧,他不会的,电影行业是个信息变化特别快的行业,他要是不活到老学到老啊,也达不到目标,实现不了梦想呢!”

  梁学超见苏采青处处维护梁启恒,也就不把话题放在他身上了,转而问到:“我听说,你们在上海打了官司?”

  梁启恒立马就绷紧了身体,这个时候大家对打官司的事儿,普遍印象不好,他担心自己的父亲误解苏采青。

  苏采青感觉到了他的情绪,扭头安抚地看了他一眼,才说:“是的,和一个国营厂打的。那个厂子,在我们有生产合约的情况下,还偷偷生产我们的货卖出去盈利。”

  梁学超来了兴致,问:“你在中间做生意,就是赚了一层差价了,他们直接卖出去,岂不是更便宜?社会也得了好?”

  这就是说苏采青是中间商赚差价了。

  苏采青摇头:“这事儿不是这么想的。不提那个厂子,当初是我凭借着和王厂长的交情,才让他们先那设备后付款,更新了生产线才活了过来。这生产的要求,是我提出来的,是我给我的产品制定的。他们可以生产其他的铅笔本子之类的文具,但是不能直接用我的标准,也不能直接用我的商标。这是商业法里面规定的。”

  “而且您想想,如果说,其他的人也仿效他们的行为,偷用我的想法和点子,那以后谁还愿意去费力气想新的点子,创造出新的东西来,满足大家的需求呢?在未来的世界,想法,创意,点子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东西,不管是在商业层面上,还是在其他的层面上。”

  梁启恒帮着补充说:“是啊,就像您做研究,您发现的规律,您摸索出来的东西,总不能随便让别人偷拿去用吧?你们做论文,还要抓抄袭打假呢!这个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大家都可以靠抄维持下去,谁还愿意去费脑子?”

  梁学超若有所思地点头,算是明白了苏采青和梁启恒的意思。

  沉吟了一会儿之后,梁学超又问:“那你是怎么知道,你会打赢这个官司的呢?”

  私营和国营的强弱对比,整个社会都一清二楚,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要往国有单位里钻了。

  苏采青在之前提起上诉,告了金沪文具厂这个国营厂,真的是鸡蛋碰石头一样。

  苏采青笑了笑,说:“当然是审时度势,做出最好的选择。不怕您笑话,其实作为商人,我打这个官司,想到最多的还是我们公司的利益,而不是什么骨气和正义之类的。我的文具生意不算大,但是也养活了许多员工,我自己可以不要这个生意板块,可是他们都需要靠着工作赚钱养家。我觉得打这个官司,我们收益会比损失大,所以我就打了。”

  “可是你不能确定你一定会赢把?”梁学超还是没太懂。

  梁启恒说:“这个我知道,我来给你解释。”

  说着,梁启恒把社会影响、品牌形象之类的事儿说了一遍,梁学超听着不断点头,显得极为兴致盎然。

  梁启恒说着也十分来劲,因为他极少得到父亲这样的认同和赞许,这让他有着极大的动力。

  “都是她教你的?”梁启恒说完,梁学超问到。

  梁启恒端杯子的手顿了一下,点点头:“跟着采青姐,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苏采青补充说:“他跟您说的里面,也加了他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倒是没有照本宣科。”

  梁学超看着两个人,互相捧着对方,帮着彼此在自己面前说好话,突然觉得,这两个人,还真是登对极了。换成别人,梁启恒都不会做到这么好。

  因为身边的这个人,自己的儿子学会了护着一个人,学会了去了解一个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心中有些一些想法,梁学超却不会宣之于口,而是问起了苏采青打官司时对结果的预判。

  苏采青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倒是引起了梁学超的惊叹:“你能够有那么高的眼光,还有那么敏捷的思维,也难怪能做到现在这一步。”

  对于国家局势的把握,对于社会趋势的观察,是非常难的。梁学超自己觉得自己还算有些前瞻性的眼光了,没想到苏采青显然更出色,她的思维高度,已经上升到了全国,甚至全世界了。这样的大局观,这样的眼界,是他身边一些有教授头衔的人都没有的。

  苏采青真的是再次让他惊叹不已。

  料到国内的发展趋势和政策的事情的时候,梁学超那副学术研究的习惯就拿出来了,直接把儿子抛到了一边,只专注着和苏采青聊。

  梁启恒发现自己亲爸都不稀罕理自己的时候,就知道他又开始做学术了,倒也没在意,只在一旁听着。

  一直到杨雪喊吃饭了,梁学超还意犹未尽:“上海果然是资讯最发达的城市,很多消息,咱们都还没听说,那边早就传开了。”

  苏采青点头:“是啊,所以上海将来会是中国走在最前端的城市,经济上会超过国内任何一个城市,甚至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城市。它的潜力非常大。”

  “你眼光真不错,我相信你说的。这样一来,上海那边的机会也多许多吧?”

  “是的,特别对于商业行为来说。如果想要走向国际,上海是很好的渠道。”

  “看来你是有那样的野心咯?”

  苏采青笑着说:“野心谈不上,只是一个愿景。这将是一股历史的大潮,我想有点志气的人,都想搏一搏这浪潮,若能为国家的强盛和复兴做点贡献,也是非常不错的事了。”

  梁学超现在完全改变了对苏采青的看法,她说出这番话,也觉得她与别的商人不同一些,思想境界要高许多,甚至比自己这个搞了一辈子的学术的人,都要有远见卓识。

  梁启恒能和她有发展,看来是这小子的福气啊!

  作者有话要说:婆婆还没说话,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