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节(1 / 2)





  见苏云雪有些失望,苏采青说:“我觉得这次,最值得表扬的就是你。他们三个,是保持着自己的水平,而你,是在进步,这个学期进步非常大。学习如逆水行舟,想要逆水往上走,是非常需要力气的。”

  苏云雪明白她的意思,心里顿时舒服了一些,又说:“姑妈,我也想考双百分。”

  苏采青说:“当然可以了,你这么聪明,用心学的话,肯定可以的。”

  “那我下个学期一定要考到!”这妮子争强好胜的性格,和张云冰还有点像。

  “你下定决心去做,肯定没问题的。”

  得了苏采青几句鼓励和夸奖,虽然苏云雪还是有些遗憾自己没考满分,但是心里是舒服多了。

  几个孩子知道了成绩,又自己玩去了。

  大嫂二嫂在一旁看了好一会儿,此时二嫂戳了戳大嫂,说:“看到没?难怪几个崽儿都喜欢她,说好话谁不会啊?”

  大嫂曹桂香看了看苏采青,压低声音说:“你还是别这么说了,要是崽儿有那么好哄,咱们还用得着天天那么累嘛?”

  二嫂高有娣有些不敢置信地看了曹桂香一眼:“你也开始帮着她说话了?”

  曹桂香被高有娣这么一问,顿时有些底气不足了,逃避说:“哪里是帮她说话,是说的真事儿嘛。”

  高有娣有种自己被盟友背叛的感觉,心中有些羞恼,说话也尖刻了起来:“我看你也是被她的钱给迷住了!谁不知道大哥是最受她倚重的人?做房子的钱,也都是经你们家的手的。”

  蔡桂香一听,有些急了,说:“你瞎说什么呢?做房子的钱,那可是一笔一笔写的清清楚楚的,五妹也没说过什么!你不要在这儿乱说话!”

  高有娣见曹桂香急了,心中更觉得自己的猜测有几分把握了,说:“你急什么呀?说来也是,你们家,不就是用闺女换钱嘛?追弟被送到她那儿住着,她就给你们钱,倒像是把你闺女买了一样。也是,反正你家闺女多,不缺那一个。”

  曹桂香被气得发抖:“你……你瞎说什么呢!”

  她心里窝了一团火,恨不得把高有娣骂个狗血喷头,恨不得把她打一顿才好,可是她本身是个性格绵软的人,平时苏大壮又叫她对下面的弟弟妹妹要厚道,要有做大嫂的样子。这时被高有娣指着鼻子骂了,她都不知道怎么还口。

  苏采青本在一旁忙着,听到两个人的争吵,便问:“两个嫂子吵什么呢?”

  高有娣得意地看了曹桂香一眼,说:“没什么,大嫂因为过年太高兴了咧!”

  曹桂香红了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她,恨不得打她一顿。

  苏采青看似信了,没有再询问什么。

  等到晚上,吃完了晚饭,各自去忙活的时候,苏采青才趁着大嫂忙着洗碗之类的事儿时,问她是怎么回事。

  想起这个事儿,曹桂香又是一阵委屈涌上心头,忍不住把高有娣说的话都说了。

  苏采青也没想到,自己的二嫂倒是个会脑补的,还挑拨离间。

  “大嫂,你别想太多,房子的账目,我都看过,大哥做的很清晰。”苏采青说。

  通过做房子的事情,苏采青确实暗中补贴了苏大壮一些,他在拉着人干活的时候,在采买原材料的时候,总要买些烟酒之类的送人,零零碎碎花钱的地方,他自己也不一定记得那么全乎。再说了,盖房子是个累人的差事,每天操着各种心,总不能让自家大哥出力没好处。

  这事儿,苏大壮自己心里有数,苏二柱和孙细娥也知道,苏采青要这么做,他们也没多反对。

  苏大壮没和他媳妇说,估计也是怕她多想。

  至于苏云雪的事儿,苏采青说:“她现在确实是很亲我,小孩子嘛,一点糖都能骗走的,谁给她好吃的漂亮的衣服,她自然也亲近谁一些。可是说来,我是姑妈,你是亲妈,她以后也就明白这里面的不同了。再说了,我们两有什么好争的,难道姑妈亲妈不能一起孝敬,不能一起好吗?我们大人和和气气的,孩子才过的舒坦,你说是不是?”

  曹桂香点头,苏采青这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方式,就是让人觉得可信,就是让人心里舒服。

  苏采青对这个大嫂印象不多,只记得是个能吃苦肯干的,要不是因为家里穷的不行,而且她耳朵有点小残疾,也不会轮到苏大壮娶了。当时她嫁人,也是因为她家给彩礼就嫁的。

  她因为是家里的女儿,一直是被当牛马使的那个,也习惯了受了委屈不吭声,有什么事儿先自责,或者责备自己人。人倒是不坏的,心里也有一杆秤。

  虽然苏云雪不喜欢她妈,可是苏采青觉得,她妈很重要。

  至于二嫂,苏采青也感觉到这个人不太好打交道,苏二壮之前的表现,估计就和这二嫂在背后撺掇有关。

  二嫂的条件比大嫂好太多,当年是被苏二壮哄了才嫁的,估计这几年日子过得不好,对整个苏家的怨气都不小,即便是现在好些了,也因为苏二壮没从苏采青这儿得到什么好处而心生怨怼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苏采青也不太愿意搭理这些事儿,可是闹到了她身上,她就坐不住了。

  苏采青安抚了大嫂,也没多二嫂如何,现在年关时节,也不好闹太难看。

  大嫂和二嫂是不说话了,家里人有心问问,都被苏采青摁住了,这些事儿,外人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知道了反而让当事人觉得尴尬,特别是大嫂,以她那典型的遇到事儿就自责的性格,估计回头得淌不少眼泪。

  这次过年,也显得比去年还要丰盛热闹,过年前,就有许多人趁机来家里坐坐。

  苏家现在这样子,确实是有许多人会来攀关系。

  上次过完年,苏采青在村里选了三个女孩,带去城里工作了,刚开始每月是十五块钱的工资,还给包吃住,现在工钱还涨了,涨了一倍。平日里苏采青还买了香皂、蜡烛、煤油、点心之类的给她们探亲带回家,更别提逢年过节还给发个红包之类的了。给的报酬真的是十分丰厚了,超乎了许多一辈子靠天吃饭的农民的想象。

  而且打听了之后也知道,活儿不难,主要是检查那些东西的质量,计算数量之类的,刚开始肯定有些累,后来熟练了就好了。

  这活儿好像谁都可以做一样。

  活儿简单,拿的钱又多,心思活动的人就多了,当初说苏采青靠着在城里干脏活儿赚钱的流言,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不说这大把的钱,光靠做那种事赚不来,就是为了能够得到个机会,其他的人也不敢瞎说了。此时人人都想巴结着苏家呢,哪里还敢说苏采青的坏话。

  苏采青不出去走动,也有许多人来看她了。

  除了极少部分的亲戚邻居,是真的来坐一坐,其他的人基本上都是明里暗里来打探关于工作的事儿的。

  “姐,我今天出门一趟,被拉住了五次,就问我你还要不要人去做事呢!”苏根妹有些无奈地说。

  其他的人都打听明白了,苏小壮和苏幺妹都不管这个事儿,是苏根妹在管,苏根妹白天带着那些姑娘干活,晚上自己去夜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