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节(2 / 2)


  梁启恒没怎么犹豫,就拍了一下大腿,说:“就按你说的,我去查资料,找数据,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下决心做决定的速度,倒是比苏采青想的要快一些,看来梁启恒行动力很不错。

  “那这几件衣服,还做不做?”苏采青问。

  梁启恒点头:“做!当然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

  “那你这段时间的投入就要不小了。”苏采青提醒说。

  除了苏采青的手工费,买布也是要钱的。

  梁启恒露出了肉疼的表情,好一会儿才说:“我都不想放弃。”

  苏采青也就不多劝了。

  对于三套衣服的样式,梁启恒没有意见,苏采青可以开始做了。

  闹到了将近半夜的时候,客人们才陆陆续续地回去,蒋校长和苏大壮果不其然都喝醉了,幸亏蒋校长家离得不远,有梁启恒帮着,也不难回家,只是赵主任少不了要唠叨他。

  第二天,苏大壮难得到九点多才起来,吃了点东西歇了会儿以后,就拿了工具去整地,显然是要把这院子种满菜才罢休。

  苏采青坐在门口摘菜,问他:“大哥,你来了好几天了,不急着回去吗?”

  厂里的事情解决了,也搬完家了,这时节也是田地里活儿多的时候。

  苏大壮回答说:“娘说了,把你这边弄舒坦了,我再回去,赶在收稻子前就成!”

  苏采青点头,说:“不急就好,我担心家里活多,没你在,他们做不好。”

  苏大壮一看就是干农活的好手。

  得了恭维,苏大壮顿时就咧着嘴笑了,说:“有爹看着呢!不会有事的。”

  苏大壮不急,苏采青也不急了,只交代他走之前,找机会和梁启恒学会骑自行车。

  苏大壮没多想,满口答应了。

  摘完菜,苏采青站起身来回屋的时候,却见右边墙头上趴着一个孩子,正好奇地看着她。

  不一会儿,就听到那边有人喊:“我的祖宗诶!你怎么爬那么高啊!快下来!给我下来!”

  那孩子似乎是被扯下去了。

  下午,那小孩就跟着一个大婶上门来了。

  苏采青放下手中裁剪的活儿,忙出来招呼。

  “你们是新搬来的啊?我昨儿听到这边有动静,忙得也没时间过来看看,你莫要怪啊!”

  这大婶还带着点外地的口音,大约不是本地人。

  苏采青给小孩拿了点供销社买来的饴糖,说:“是啊,昨天才搬进来,忙着收拾,晚上又忙着请客,也没时间去邻居家走走,打个招呼。”

  寒暄了几句,苏采青知道了对方姓吴,夫家姓曹,家里人也是在机械厂上班的,她倒是听说了一些苏采青的事情。

  吴婶怀里的那个孩子,和三胞胎差不多大,也是三岁的年纪,但是比起三胞胎的胆大包天,这孩子显得羞涩瑟缩不少。

  送走吴婶祖孙两,想起周围的人情往来,苏采青也觉得有些不耐。

  她刚坐下一会儿,外面又有人来了,出门一看,正是新婚的王朝英。

  王朝英进院门就四处打量,看到苏采青就说:“采青姐!你不够意思啊!搬家也不和我说一声?要不是我爸说了,我都不知道你搬这儿来了!”

  苏采青说:“我想着你正享受着新婚,甜蜜着呢,哪好意思打扰你?”

  王朝英身后跟着的是黄自力,也就是婚礼上“鸿运当头”的那个人。

  进了屋,黄自力将手上的东西放在桌上,除了几包油纸包的点心,还有什么酒啊,糖啊之类的,甚至还有几个苹果。

  乔迁之喜的贺礼,实在是用不上这么隆重。

  见苏采青看那些礼物,王朝英就说:“哎呀,这是黄自力他妈准备的。听说我们要来你这儿,就拿了不少东西让我们给你,说要谢谢你在婚礼上圆场。”

  黄家是官场的,更为好面子,苏采青圆了脸面,当然是不小的恩情。

  黄自力也上前说:”采青姐,今天特地来跟你说声谢谢,实在是太感谢你了。“

  苏采青说:“都是小事。不用这么客气的。”

  王朝英点头:“我就喜欢你这干脆的性格,不像许多人,一点小恩小仇都要记很久。采青姐,我爸说你没去机械厂工作,是为什么呀?”

  苏采青将两杯茶端给两个人,说:“因为挣的钱不够。家里七个孩子,都张着嘴要吃饭的,回头还要上学,处处都是要钱的。”

  如果是别人,估计要想苏采青是嫌弃公家给的不够了,王朝英倒不会这么想,所以苏采青也敢说。

  “那是,我倒是想让我爸给你换个好点的活儿,可是其他人不会服,我爸也不好做。对了,那你现在在做什么呢?准备怎么赚钱呢?”

  苏采青说:“梁启恒让我帮他做几件衣服,放在照相馆里吸引人来穿着拍照。”

  “新衣服?哪儿呢哪儿呢?给我看看?!”王朝英马上就激动起来。

  第9章 做商业顾问

  苏采青打开自己的房间门,说:“一件都还没做成呢,只裁了几块布,没什么看头。你先看看图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