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327章散尽万贯家财(2 / 2)


  今年胭脂奴已经十六周岁,按照律法,她过了年就已经搬出内宫,去了早就给她建好的恒安公主府居住。

  现在她不再每天跟着娘亲,已是个自由人。

  王铮因为心里憋屈,就没回大将军府。他出了皇城后,而是去了洛阳公主府。

  他在郑妽的爹爹那里受的气,要找郑妽发泄出来。

  郑妽碰巧不在府里,她这些天还是很忙,今日她和钱明珠以及翠姑,正在商议给官办钱庄投入多少银钱的事儿。

  听从王铮的建议,户部正在准备商铺筹措银两,准备开办朝廷官办的钱庄。然后就印制钱引、交子和小钞,面向全大郑发行,以更快更好地发展大郑的经济。

  可在全大郑的州府,几乎是同时择地开办钱庄,每个钱庄里前期投入的银钱,每天至少就要保证有五十万两银子。大郑有几百个州,每个州即便只先开一家钱庄,每一家钱庄的储备金,哪怕只有五十万两白银,加起来就是数万万两。

  大郑虽然足够富裕,户部虽然不差钱,可也不敢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银子。

  别的需用银钱的地方多着呢!户部至少要留存三千万两以上的银子,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国库不可能为了筹建钱庄全部搬空。

  何况,一个州仅有一个钱庄明显不足,钱庄至少要在,每一个县至少开一家。而大郑却有一千多个县,南部那些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钱庄就更要开的多一些。

  需用的银钱数目太巨大,户部除了保证必须的银两外,其他的即便全部投入钱庄,窟窿还是太大。

  于是,还是听从王铮的建议。

  大郑所有的高官巨富平民百姓,只要家里有闲余的银钱的,谁都可以入一份干股。就是只分红利不参与经营。

  可像这种以银钱生利的事情,文官们是不屑做的,再说文官自视甚高,大部分都不经商获利,仅凭俸禄和家里的土地收入生活,也不会有太多的银钱。

  何况,标准件作坊虽然已经开始生产,也见了利,可却还不多,也没分到大家的手里。

  上京城里的大部分高官,现在均是急哈哈的一穷二白,拿不出太多的银钱,投进官办的钱庄。

  钱庄的资金不足,商户和百姓就不敢信任,没人信任的话,开了还不如不开。

  于是,钟肃求爷爷告奶奶,央求王铮给他想想办法。

  除了把真金白银凑足了,王铮能有什么别的办法?

  他让钟肃派出能臣干吏,在全大郑范围内宣传钱庄,鼓励所有商户和高官巨富,一是在钱庄里入股,二是把家里的闲钱存进钱庄。

  钱庄以朝廷的名义保证,存取自由,存钱有息。并且,官办钱庄给出的利息,比私营钱庄的利息,也要高出少许。

  只要有好的举措,办钱庄的难处就会迎刃而解。

  王铮还以身作则,主动承诺自家大力支持朝廷办钱庄,也会入一股。

  可是,所谓财不露白,为了避免别人眼红,避免别人的闲言碎语。

  于是,郑妽和钱明珠以及翠姑,就装的像真的似的,这几天又是卖房子,又是卖地的筹措银钱。

  翠姑还从库房的犄角旮旯,好不容易才扒拉出来两件,只值三万多两银子的战利品,大张旗鼓地找人卖了。

  好吧!王铮的三个婆娘装的太像,别人皆以为,王大将军家的资产虽多,可他家还有义学和赈济院要投入大量的银钱,现银却是不多了。是无奈之下,才又是卖房子又是卖地的,在为钱庄筹措银两。

  其实,王铮都不好意思说,他家库房里的银钱都不算,那些堆积如山的财货也不算。仅就是翠姑保存着的银票就有好几箱子,拿出来一个箱子里的银票,都能把那些文官吓个半死。也能解户部的燃眉之急。

  郑妽钱明珠和翠姑今日商量的,是到底投进钱庄多少银钱才好?

  太多了吧!怕别人眼红生祸,太少了吧!以后的利润就分的少,太不值当。

  郑妽和翠姑两个小财迷,现今均是大富婆,小打小闹的看不在眼里。

  最后,还是钱明珠拿的注意。

  “依我看,咱家的银钱也太多了些,夫君说得对,留够家里的花用就行了,银钱放在家里生霉,不在世上流通的话,那就是死钱。如果所有的大户人家都这么做,对咱们大郑的发展就极为不利。再说了,咱家每个月还有那么多的收入,即便把家里现有的银钱全部花出去,以后就还会回来。”

  “这样吧!公主,洛阳镜坊的所有收入,你都暗地里给你父皇,让皇上在钱庄多投一些股份,以后也能多得一些分红。皇上一生节俭,平时都不舍得做一身新龙袍,皇后、贵妃和你的娘亲等,因为皇上内努里的大部分银两,都被皇上捐了出去赈济灾民,平时也都不宽裕。你作为女儿,本就应为你父皇分忧。”

  郑妽闻言心中感动:“嗯!我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