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欲要毁约睿亲王(1 / 2)





  再度端详了一眼手中这支宝贵的火枪,多尔衮心中突然一动。

  “恭顺王,这火枪若是现在便开始制造,一个月之内,能造出多少支?”多尔衮问道。

  孔有德脸上顿时便露出一丝惭色,“回王爷的话,末将惭愧,若是火器工坊全力以赴的话,像这样的火枪,一月最多只能造出三十支。”

  “啊?”多尔衮顿时便吓了一跳,“有这么慢?本王不是给你补充了五百工匠么?”

  “虽说如此,但这火枪制造,非常麻烦,”孔有德取过火枪,手指枪管说道:“王爷,这火枪最难制造处,一是枪管,二是这小小的燧发机构。”

  “这枪管,非要以生铁千锤百炼,将其打成熟铁,进而成为百炼钢之后,方能使用,否则便有炸膛之忧,此外这枪膛也需要人力细细钻研,在钢棍上以人力硬生生地钻出孔洞,十分的耗费人力;

  并且这钻孔还需经验丰富之老师傅方能胜任,否则哪怕是稍有歪斜,这枪管可也就废了;

  钻孔之后,还需再耗费人力,细细打磨枪膛内壁,将其打磨得平整光滑,才利于弹丸顺利飞出;

  此外,这燧发机构,因其体积极小,里面机构也是十分的精巧,是以也是非手艺熟练的老工匠不能打造;

  如此耗神费力,是以末将才会说,每月三十支枪,其实已是工坊上限。”

  多尔衮顿时便陷入了沉默。

  一个月三十支,一年才不到四百支枪,要建立一支四千人的火枪队,那岂不是至少要十年时间?

  有这十年时间,只怕赵无忌早就带着他那群凶恶手下,杀过来了!

  这可如何是好?多尔衮看着手中火枪,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

  “但孤感觉赵无忌的手下,生产火枪似是非常轻松。”多尔衮说道。

  孔有德一时无言以对。

  由于赵无忌对工坊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是以对于黑旗军的火器制造,清廷这边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详细的情报。

  但有一点他们能确定,就是赵无忌手下的工坊,生产火枪的速度非常快。

  多尔衮猜的没错,赵无忌手下的工坊,制作火枪确实非常快捷。

  原因之一是因为赵无忌非常重视工匠的待遇和培养,这些年间,不但招募了大量的工匠,并且在超高的待遇下,也培养了更多的年轻优秀工匠出来。

  原因其二,便是制作火枪中难度最大,费时也最多的枪管部分,赵无忌有很轻松的办法解决。

  满清的技术落后,所谓百炼钢,那当真是工匠以人力,将钢铁烧红后一锤锤地锻打出来的,一块小小的百炼钢,起码需要两名手艺娴熟的匠人足足锻打一个月,方才能获得。

  但赵无忌手下的工坊,打造百炼钢很简单,把铁块放到蒸汽机带动的锻铁机上面,以蒸汽的力量驱动巨大的铁锤,一般只需要半天时间,经过种种工序后,一大块结实而又有韧性的百炼钢便会新鲜出炉。

  而在百炼钢枪管上钻孔,也是依靠蒸汽机驱动的车床来钻孔,一名老练的工匠,只需小半天时间,便可钻好一根枪管,速度相比满清这边的工坊,快了岂止百倍。

  所以后世有句话,叫做‘知识就是力量’,对这句话,赵无忌深以为然。

  “这枪支成本如何?”踌躇了片刻之后,多尔衮皱眉问道。

  “这个下官曾做过测算,一支火枪的成本,约白银七十两上下。”范文程插话说道,“不过这火枪造的越多,成本便越低,再算上工匠手艺日益熟练的因素,下官以为,火枪成本降低到五十两银子,并非难事。”

  研究火枪之事,范文程也有份参与,物资的调拨采购以及工匠的筹集,一直都是范文程在经手,所以对这种人力和物资、银钱方面的事情,范文程极为熟悉。

  “五十两银子……,”多尔衮微微有些失神,喃喃自语道,“那本王若是要组建一支一万人的火枪队,岂不是要白银五十万两?”

  “本是如此,火枪原本就是极为昂贵之物,王爷,要知道便是那赵无忌,如此财大气粗,据下官所知,他手下火枪手的总数,也没有一万人。”范文程说道。

  多尔衮听了,微微颔首,他的目光不断闪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片刻之后,多尔衮终于下定了决心。

  “范先生,恭顺王。”

  “下官(末将)在!”

  “本王给你们拨款白银一百万两,专用于研制和生产火枪,具体如何去做,你二人自己拿主意,能造出多少火枪,全是看你二人的本事,本官绝不干涉。”

  “本王只有一个要求,尽快造出实用化的火枪出来,并将其生产制造,早日装备给我大清勇士使用!”

  “银钱不是问题,人力也不是问题,与火枪有关的一应要求,本王都会答应你们!”多尔衮斩钉截铁地说道。

  扑通一声,范文程和孔有德双双下跪,齐声说道:“属下遵命!”

  “平身罢。”多尔衮说道。

  两人急忙又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