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放不下(2 / 2)

  甄珠听着外边人声熙攘的动静,好奇地望向母亲,何氏神秘地笑笑:“珠珠想要的,做父母的都会帮你心想事成。”

  甄珠似懂非懂,如常般坐在床上给宝宝读叁字经。

  ——

  安国公府的确有人坐不住了。

  从崔恪下定决心与甄珠和离后,他叫下人把寝房的布置改成婚前原样,甄珠之前留下的所有东西全被锁进库房。

  不再提及,不再过问,连那串珠链,他也丢下了。

  瞧着是毫不在意的样子,小厮寻思,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太对劲。

  比如书房竹篓里一团团墨迹泅染的废旧纸张,有些是绘着没有五官的画像,有些是龙飞凤舞刻意潦草的大字。

  一次还好,经常这样,而且那画、那字,用心了瞧,是世子妃的身形和名字。

  小厮平日不敢多嘴,今儿听到甄家传出的消息,犹豫半天要不要告诉世子。

  崔恪目盲耳更聪,听见小厮忧虑的踱步声,放下手中的棋子,问他:“怎么了?”

  “小人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小厮迟疑,觑着崔恪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是关于甄家的。”

  “不必了。”崔恪淡然拒绝,将面前的棋盘推到一旁,已是没了兴致。

  小厮不走,还在踌躇,毕竟这关乎世子血脉,现在不说若是将来有麻烦怎么办。

  他大着胆子嚷出:“是世子妃……不,是甄小娘子,她、她……”

  “她怎么了?”崔恪口比心快,待发觉,自感有些失态,恢复方才的云淡风轻,“甄家的事,你说吧。”

  小厮吧吧将在外面探听的情况,一五一十地禀报给崔恪。

  崔恪听着,面色逐渐发白,袖中的十指攥得咯咯作响。

  小厮惊异,“世子?”

  “你做得很好,下去领赏吧。”崔恪敷衍地微笑。

  他竭力平缓心神,用最快的速度在屏风后换了身衣裳,摸到手杖,准备出门。

  “梦之,你去哪儿?”萧夫人刚进院子看到崔恪一人以手杖导路,疾步行走。

  他身形清瘦,眼覆白纱,鸦青色的袍子空荡荡的,仿佛一阵风都能吹跑。

  崔恪从申州回来,萧夫人没少拿大补食材让厨房炒蒸炖煮,换着花样给他补身子,特别是伤好后,日日督促他喝下一碗参汤。

  尽管如此,崔恪一点肉没长,反倒越来越消瘦沉默,皮肤养回从前的白皙,但是憔悴的苍白。

  仕途受阻,身有残缺,心气难免不顺,萧夫人一直开导崔恪。他能想通与甄珠和离,萧夫人心中自是欢喜。

  此刻看着崔恪不管不顾急忙出门寻人的姿态,她收回之前的欢喜,冷静质问:“梦之,你还要去甄家找她是吗?”

  崔恪偱着声音望过去,没有应答,面上隐现的担忧之色出卖了他。

  萧夫人拨弄着指尖艳红的蔻丹,不紧不慢地诉道:“我派了专门的太医过去,甄家以两家和离为由,不让我这边的太医进府,这太过蹊跷。”

  “甄珠前两天收和离书那会儿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生恶疾,我看是再过段时间就要生了,甄家怕我们要孩子,故意编个理由说孩子没了,好让我死心。”

  崔恪的神色冷淡如冰,不发一言。

  萧夫人走近,拉起崔恪的衣袖,换了温柔口气道:“好好好,这个孩子我不跟她争,只要你肯好好养伤,往后重新娶妻纳妾,母亲不愁抱孙孙。”

  崔恪拂开她的手,在青石路上静静地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