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章(2 / 2)


  每年如安阁老之流举家被流放者不计其数,其罪及身,不至累及妻小。

  妇孺无辜,孟焕之却救不了她们,有心无力,乃后有力无心,大抵历来的政客都要走这一条路。

  知言喊了好几声,也没能引起书案前的孟焕之回头。她探头看到坐在灯底下出神的人,半边侧颜隐在黑暗中,浓密的长睫毛低垂,玉面上投下阴影,他有心事。

  “焕之,怎么了?我喊你半天也不给个回应。”知言轻轻走过去,偎在孟焕之的肩头上相问。

  孟焕之收回思绪,顺手把人一把捞到身前,抱坐在膝上,对上她的双眸,深情的说:“在想你。”

  知言仔细瞧他的神情,撇了撇嘴,“又在骗人,我明明在眼前,你却不拿眼角扫一下。有心事不想说算了,用不着拿好话来哄我。”

  傻瓜,我没哄你!

  孟焕之只笑不语,抬手为妻子抿上一缕碎发,轻点她鼻尖,态度极为认真:“真的在想你和意儿,想着我如何能护得你们平安,又在猜测祖父当年的心思。知言,我终究是凡人,舍不下家中千丝万缕的羁绊。”

  知言颇为自豪,自卖自夸调侃道:“这么说是我的美人计有成效,夫君英雄难过美人关,拜倒在我的石榴下,打消了去江南的念头。”

  她不舍得让他离开,几个月也不愿意。何况南下并不是什么好差事,与司马家周旋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她真不想让他以身犯险。

  孟焕之轻叹一声,收臂紧搂妻子,再次给她宽心,“江南之行我一定要去,你放宽心,有王大人在前,为夫只是一个马前卒,不会出差池。”

  知言很是无赖提出要求:“你要做出保证不能有失。”

  “好,你说什么我就应什么。”

  孟焕之的好脾气换不来妻子的笑脸,她只是白了他一眼,气呼呼跳下地继续忙手中的活。孟焕之轻摇头,重拾起笔书写。

  英国公带着儿子和几个后生小辈在牢关训练兵马,大概不久以后会有一场大仗。英国公家仅有的两个男丁都要上战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刀剑不长眼。所以张盛赶在年前回京,除过服后,要与十三姑娘知媛提前成亲。盼着能早日有喜信,最好是一举得男,英国公府上下方能松一口气。

  知言手底下的动作停下,把几件衣物搁到一旁,才想起方才要对孟焕之说的话:“焕之,四哥也不说跟着回来一趟,四嫂年后就快要生孩子,嘴里不说,心中盼着见四哥一面。”

  秦昭也是个工作狂,去了牢关一猛子扎在军士堆里,听回来报信的人说也干出些功绩。

  同为女人,知言设身处地为四奶奶着想,生产时有丈夫陪在身边心里要踏实许多。四奶奶推说不敢让四郎分心,拦着不让知言写信催促秦昭回来。

  他老婆要生孩子,还用别人提醒?!

  当时知言忍住话头,没敢给四奶奶添堵,今天想起来冲着孟焕之发牢骚。

  孟焕之心中有底,笑着安慰:“不妨事,年后京中要送一批军资去牢关,四舅兄可能会亲自回京押解。放心罢,他心中有数,会赶在四嫂生孩子前回来。”

  那就好!知言希望四奶奶能平安生产,不论男女,秦昭都会很高兴,他从小就喜欢小小孩,心中一直盼着自己的孩子降生。

  知言年幼时尚在摇篮中,数个毛头小子围成一圈,笑得最温柔的那个小男孩定是秦昭,圆嘟嘟的脸蛋,头上红绳扎着双丫,黑亮的眼珠一眨也不眨,伸出指手轻戳知言的脸蛋,一边给方太君汇报:“老祖宗,九妹不喜欢笑。”

  方太君总是乐呵呵回一句:“四郎是个好哥哥,妹妹才到咱们家还认生,你多抱她两下,她跟你熟了,也就爱笑。”

  小秦昭疑惑得看向假小孩知言,妹妹本着脸,眼睛也不滴溜,看起来没有八妹好玩,不过老祖宗说话肯定有道理,他还是多抱抱她。

  可是知言一直不爱笑,也不爱说话,长到三四岁上一天难得蹦出一句话,若不然旁人都当她是哑巴。不仅方太君愁,秦昭更愁,有了空闲就带着知言玩,无形中骄纵知言比别的姐妹要出格。

  往事涌上心头,知言心中一阵酸楚。好久没见秦昭,她也想,她还想着分别快七年的秦旷,远嫁的知恬,还有回乡养老的老狐狸和方太君。

  那边知言轻吸着鼻子,孟焕之便放下手中笔墨,走过去一看,娇妻红着眼圈,他最是清楚不过:“又在想祖父他们?”

  知言点点头,把头埋在孟焕之怀中,轻蹭几下,“我更想你。”

  “耍无赖!”孟焕之揭穿她,不过他更喜欢她耍无赖,腻着自己不放,回头望一眼书案,尚有一点没写完,罢了,明日再写。

  知言成功赖住孟焕之,就想对他说一会心里话,讲几句闲言碎语,有人在意她,也就心满意足。

  *******

  知媛出嫁的日子,秦家众人全涌向六房,知画因要避嫌未亲去贺喜,知雅、知仪和知言全守在妹妹房中,帮着喜娘给新娘子梳妆打扮。

  秦家这一辈最小的女儿赶在两个姐姐前头出嫁,几日前提前办了及笄礼。虽说是年满十五,可知媛的生辰在年末,差了近一岁。全都因张盛要亲赴沙场,就怕有闪失英国公府嫡系绝脉。

  知媛从小有一半时间在外祖家度过,沾染上武将家女儿的风气,爽朗大方,也并不害羞,笑语:“九姐姐赶着早出嫁,不曾想我也会赶早。母亲常嫌我烦,今后她总算清闲。”

  说着话,知媛的头晃来晃去,梳头的全福夫人带丝无奈看向知言姐妹,带着求助的神情。

  “别动”,知言走过去按住妹妹的头,“原来你也知道要出嫁,还跟前两年一样淘气。忍一会,梳好头上过妆,咱们姐妹再说话。”

  知媛嘟嘴,在镜中对着几个姐姐做鬼脸,圆眼睛黑亮明净,虽没有十分美貌,妙龄少女俏皮可爱。

  熊孩子带丝傻乎乎,听说至今没通人事,别的不怕,惟怕提及儿女情长,见到未婚妻兼表妹躲着老远。知媛又比其他姐妹天真几分,见到表哥就顶嘴做对。两个小儿女凑到一起过日子,想着都十分有趣。

  知雅和知仪也作同想,瞅空打趣新娘子,“十三妹妹,这下世子可没地儿躲去,逮住他,你要怎么才能出气。”

  知媛轻嗤:“我看表哥以后能躲到什么地方去,他房里那些个刀剑我都瞧不顺眼,以后全给扔了,还有他不喜吃甜食,我偏偏要多点两道。”

  “哈哈哈......”知言姐妹全都笑出声,花枝轻颤,扶着榻几东倒西歪。喜娘和全福夫人并屋里的丫头婆子们也抿着嘴笑,大家没见过这么傻的新娘子。

  另一头张盛也被人连连打趣,有几分恼火,带着人到姑丈家迎娶时,又被秦家兄弟和几位姑爷故意刁难,拦住不让进大门。

  张盛先冲着孟焕之示好,话到嘴边又咽下,今天不能再喊九妹夫。

  他这一犹豫就被孟焕之瞧出来,被个小毛孩喊妹夫,一喊就是近七年,若换了旁人,孟焕之早纠正叫法,终于能正大光明改掉称呼,只笑语:“十三妹夫,今天这一关不会让你轻易混过去。”

  张盛皱眉,心道九妹夫不厚道,再扫一眼别的人,昌弟不消说,几位表哥更不好对付,还剩两位姐夫可能好说话。他腆着脸讨好:“七姐夫、八姐夫,可否行个方便。”

  董家四公子忙摆手:“可别,你七姐一早叮嘱过,我若是放你进去,她绝饶不过我。”他畏妻如虎,也不怕大家笑话,当众说出,惹得哄堂大笑。

  梅家姑爷自恃很有原则,背着手加一句:“妹夫莫急,你若对上我出的诗句,就可进得此间大门。”

  孟焕之窃笑,梅家连襟准备的生僻古句,莫说是张盛,换个一般的仕子短时间内都对不上,欺负人也不带这么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