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章(2 / 2)


  这主意勉强安抚了众人。其实好些人就算心里不乐意,但是老祖宗点了头,哪里还有她们说话的余地。

  刘铁角得了银子,吩咐了武安几句,又让武安跑了一次腿。

  这次也不知道是多添的银子有了作用,还是差役们也不想事态恶化。这次不仅让武安拧了一个老大夫回来,旁边还跟着一个吓得抖抖索索的小药童。

  那老大夫原本不肯进屋的,刘铁角也不废话,抖了抖满脸横肉把刀往人脖子上一架,那老大夫哭丧着脸就进了屋里。

  好在这老大夫虽然满心不乐意,倒还是个负责的,反正都进来了,也就安下心来,足足望闻问切了一刻钟,才放下了轩哥儿的手。

  屋子里的人都眼巴巴瞧着这他。

  妫氏红着眼,越发的小心翼翼:“大夫,您瞧我儿他……他可有什么不妥?”

  这老大夫此刻倒是十分淡定了,摇摇头很肯定道:“不过是身子虚弱,一路上又惊着了倒春寒。这才会烧得糊涂。”他又说了一通什么虚肝旺脾的医理,意思就是之前的药没用对,所以才加重了病情。说罢,匆匆开了药方,又包了几幅药。

  又瞧了昊哥儿,是热虚之症,另外包了药。

  ——总之,与那瘟病没有任何干系。

  孩子没事,霍府的人才真正放下心来。妫氏和王氏围着轩哥儿和昊哥儿打转,霍荣菡、霍语桐还有几个姨娘也在一旁帮衬。

  霍定姚拉了霍五爷到一旁:“五伯父,那老大夫刚才说这里人人都知道有问题,没道路府衙的人不清楚啊?为什么还要让我们来这里过夜?”

  她从一开始就疑惑这一点,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心里更加不安。

  霍五爷也沉下了脸:“只怕京城里有人不仅要刁难我们,还想除之而后快。姚丫头,这话你别同家里人提。”

  霍定姚点头,就他们霍家那几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伯父伯娘,不添堵就好了,难道还能指望他们担大事啊。

  霍五爷努努嘴,叔侄俩一同看向了院子里的刘铁角和武安:“若他们知道丁老三是故意的,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这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谁说一起当差的,就不会反目成仇。

  丁老三晌午时分才过来,人到了,也不往荒屋里钻,只远远站在大门口。不过那一双贼眼不停在霍家人之间滴溜溜地来回转动,企图从众人的神色中发现点什么。

  刘铁角瞧了,冷笑道:“丁老爷这是在瞧什么……莫非这里有不妥?”

  前者被这样一问,见刘铁角和武安两个都冷冷瞅着自己,倒是多了一分心虚:“能瞧什么?这不我一大早换了通关文书,天不亮就赶了过来,你们倒是吃得好睡得饱的,不就让你们多等了点时辰,就给我摆脸色看了!”

  一旁的武安一脸关切:“丁大哥瞧着脸色确实差,要不进屋子里歇一歇,吃口茶。反正也不在乎多耽误这一时半刻的。”

  丁老三吓了一大跳,他才不想进去了,不仅不想进去,更像拔腿就走,连忙摇头:“歇什么歇!又不是富贵人家出游,赶紧给我上路!”

  他说完,径自上了囚车。没注意到后面的两人黑沉沉的脸色,还有眼里露出来的狠厉。

  经过了凉州的这次有惊无险,一路上气氛都显得十分沉闷。只有一点,刘铁角明显对霍五爷和霍定姚更加亲切了,但凡有不出格的要求,他都避开了丁老三打点了回来。比如三房四房要吃的补药,路上磨破要替换的衣服和鞋子,吃的喝的用的……总是比以前好上了些。

  还在丁老三刁难霍家人的时候,打着哈哈应付了过去。

  ——面上凶悍,背地里有求必应。倒是两边都得了好。

  渐渐的,二房三房四房的人也琢磨出其中的味儿来,可惜她们想法只停留在了看得着的表面:为什么大房和五房的人在官爷面前吃得开,那是因为人家有银子呀!

  这眼一热,心里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谁知道大房的有没有用银子偷偷给自己多打点了东西?

  有这想法的人很多。姨娘之间多了些风言风语,可她们又有什么法子。这天中午在驿站歇脚,金姨娘盯着粗泥碗里的吃食,突然就拉下了脸:“你瞧瞧我们都吃些什么?天天白萝卜青豆的,就没个腻味?”

  惠氏在对面撇嘴:“那不然你还想怎样?跟老祖宗一般,吃白面馍馍?也不瞧瞧你什么身份。”

  惠氏瞧金氏一脸不服气,眼珠子不由得一转,压低了声音:“瞧二奶奶她们,这段时间是不是瞧着气色好了许多?我才偷偷看见,前些天她们都从大房那边各得了两只鸡蛋——可都是避着我们的。这东西少张着的嘴多,再怎么排,也轮不上咱们。”

  金姨娘不由得咽了咽唾沫。一旁的霍金逸听见了她们的对话,哭嚷了起来:“母亲,我想吃奶馍馍和肉丸子……”

  金姨娘连忙哄了哄,孩子的声音小了下去:“你是不是有什么法子?”

  惠氏朝四房那边努努嘴:“没瞧见轩哥儿病了一场,反而又白又胖了?这大房一向是个惯会做人卖好的,这好吃好喝的流水一般塞进了轩哥儿的肚子里,能不好得那么快?只不过他一个小孩子,哪里用得掉那么多东西,还不是让四奶奶捡了便宜。”

  金姨娘眼睛都亮了起来:“你的意思是……”

  “姐姐这样聪慧,难道还需要妹妹说得那么明白?”

  金氏犹豫:“可我就一个儿子,有章哥儿在前,哪里引得起老爷重视。还有庄莲那丫头更不行,是个藏不住话的。”

  提起霍庄莲,她就喜忧参半,她这女儿一路上被大房的人指挥得团团转,又是给大房的打下手照看大房三房和四房的几个姑娘,又得听二老爷的伺候二奶奶,虽说得了老夫人点头,可她怎么就没想到要看护一下自个儿的亲弟弟呢!

  人太老实,也只有被欺负的。

  惠氏附耳:“三房那个韦姨娘瞧着就不是个安分的,她同四房的周氏交好,那周氏又把儿子疼得跟个眼珠子一样。这次听说周氏的冲哥儿就睡在轩哥儿隔壁,谁知道会不会也有个头疼脑热?你一向同韦氏说得上话,把这意思透露出去,不也就成了吗?”

  金姨娘恍然大悟,她一个孩子引不起重视,可二房、三房、四房的孩子相继病倒,又在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呆过,当家奶奶们怎么也不可能撒手不管。若是动静大了,老祖宗那里,也是会不满的!

  没过几天,三房就传出了有孩子不好的消息。

  起先还没引起三奶奶王氏的半分注意,毕竟她把全副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儿子身上,说来昊哥儿比轩哥儿年长了一岁多,可还没有轩哥儿瞧着结实。两个孩子一同生病吃药,后者如今都活蹦乱跳了,前者三天两头的还在熬药。

  这也难怪,以往王氏就把孩子养得精贵,昊哥儿吃惯了羊奶,面对好不容易弄到了一点牛奶|子,不仅大发脾气,还打翻了淌了一地;鸡蛋也不吃,要吃鸽子蛋,还嚷嚷要吃蟹黄豆腐羹和福字瓜烧里脊。直把一旁的人瞧得肉疼。

  所以听见韦氏来屋子里说磊哥儿似乎也病了,便不耐伸手一指:“桌上还有些白面馒头,你就拿去好了。”

  韦氏咬咬唇,“三奶奶,磊哥儿还小,不过才七岁,正是长身子的年纪……您看是不是再给一只鸡蛋?反正,六少爷也不爱吃,不如,就赏给他弟弟吧……”

  王氏哄着孩子,心里本来就堵着一口气,听韦氏这样一说,顿时拔高了声音,“你说的什么话!难道昊哥儿就没有病着吗!我都将馒头给你了,你怎么还那么不知足?你去看看四房那边,还啃着又黑又硬的窝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