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章被做主了(2 / 2)


  孙太后有些郁闷,朱祁镇现在把这个楚宁看得比自己还重,虽然楚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才华,可王振的教训就在眼前,看着朱祁镇对楚宁的依赖,孙太后还是有些担忧。

  “你就不想着为他做点什么,比如征召一些匠人,筹集一些银两。”

  “不用了,先生除了让我把划出来的地块封锁就没有提任何要求,问多了先生一生气,给我布置了好多作业,愁死我了。”朱祁镇一脸愁容地说道。

  孙太后很纳闷,怎么还有作业?她探头看向朱祁镇的御书案,之间御书案上摆放着一大摞文稿,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很多,还有一些没见过的图形。

  “这就是楚宁给你留的作业?”孙太后不解地问道。

  “母后,你就别问了,先生明天就要看了,我这才完成一半。要不您去御花园转转,再不就去找孙夫人聊聊。”朱祁镇显然对孙太后的出现很无奈。

  “我不知道楚宁给你留的什么作业,可朝政你岂能不管!”孙太后怒斥道。

  “内阁转来的奏折都已经批复了,母后不信可以看,那边是刚批好的,其他的估计下午才能送过来。”朱祁镇不耐烦地指了指御书案一角的奏折说道。

  孙太后有些生气,但不好责问朱祁镇。

  朱祁镇在出征塞外之前,还算是勤勉,只是后来重新王振之后,就对朝务疏忽了许多。

  她随手拿起一份奏折,是浙江奏请浙东浙西盐法的折子,自从大明建国以来,浙江就因为支持张士诚,被太祖课以重税。

  因此,浙江就形成了浙东和浙西的分界,虽然大家都属于浙江,但浙西显然比浙东税赋要轻得多,两地官员也经常互相推诿扯皮,互相使绊子,这也是浙江政坛的一个特色。

  这次是浙西六府奏请,将浙东降低盐税,以便浙西百姓能吃上更便宜的食盐。

  内阁票拟:浙东盐运使每年给浙西一万石低税食盐。孙太后点点头,内阁处置也算中正,毕竟这是近百年的官司,谁也理不清。

  她继续往后看,上面是朱祁镇的朱批,让她意外的是,朱批竟然是朱祁镇亲笔所写:春秋之时尚有移民移粟,我大明江山一统,哪分浙东浙西!

  孙太后的手有点颤抖了,她没想到,朱祁镇竟然如此批复,这道批复直指问题根源,一句话就让让纷争百年的东西之争,有了一个定论。

  她继续翻看了几份奏折,都是朱祁镇亲笔批复,处理的也都十分得当,她转身看向一脸愁容的朱祁镇,顿时一股有子万事足的点点头。

  她发现,现在朱祁镇身边伺候的人很少,就算伺候的宫女宦官也都是离着远远。

  现在朱祁镇批复奏折不仅是自己亲自动笔,而且显然都是动了心思的,虽然自己不太懂这些朝政事务,但从就算自己这个外行看来,朱祁镇的批复也是用足了心思。

  可见此次出征,和楚宁的出现,让朱祁镇有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孙太后乐意看到的。

  “陛下,哀家还有一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母后,什么事。”朱祁镇听到孙太后话语中认真的意思,抬起头看着孙太后。

  “我准备给楚宁楚先生介绍一门婚事。”

  “啊!这事怎么没听先生说过啊?”朱祁镇惊讶地问道。

  “这是皇家对他的恩宠,还能由着他做主!”

  孙太后显然有点生气了,自己一国太后给楚宁做媒指婚,难道楚宁还不愿意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