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9章掉队了(1 / 2)





  ……

  …

  吃饭的事情,兄妹俩自然是不担心的。

  因为陈长生的生活一向很规律。到饭点儿的时候一定早早的就把饭给做好了,他们去吃就行了。

  虽然陈长生注重养生,厨艺也就一般,但人在饥饿的时候,不管吃什么东西都是美味佳肴。

  也就不讲究那么多了。

  总之就是两个字:适应。

  环境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所以要自己学会去适应环境。

  天书陵中尤其是如此。

  唐三十六这样尊贵的大少爷都没觉着有什么不方便呢。

  可以锦衣玉食,同样可以节衣缩食。

  这就是人了。

  ……

  叶秋和莫轻舞吃饱了喝足了,舒舒服服的躺在安乐椅上,乘着月光,整个人心满意足了。

  至于刷碗什么的,也是陈长生处理的。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

  陈长生虽然与叶秋和莫轻舞之间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他从小就经常的去照顾他俩。

  小时候的记忆即便现在也依旧清晰。

  小小的陈长生背着一个小竹篓来到山下去看孩子。

  余人一个,他一个。

  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仿佛是镌刻在内心深处的记忆使然,总之一直就是这么相处的。陈长生是叶秋和莫轻舞共同的兄长。

  老二哥了。

  椅子吱呀吱呀的声音响起,陈长生很快也躺在了椅子上。

  这样的安乐椅有不少。

  天书陵中不缺少材料,他们既然不打算去到青藤六院安排的住所,当然要自己改善生活。

  这些椅子是叶秋和莫轻舞动手做的。

  夜晚的时候躺在上边,仰望星空,真的不能再舒适了。

  这让他们三个仿佛穿越了时空,又回到了西宁小镇上。

  那时候他们就经常晚上乘凉。

  那时候身边还有余人在。

  虽然此时的夜晚还比较寒冷,但意境却是一样的。

  叶秋忽然说道:“如果是余人大哥,他能看懂到什么程度呢?”这个问题让陈长生和莫轻舞微微一怔,他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呀。

  陈长生的眼神略微迷茫了一下,忽然想起来自己似乎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见到师兄了。

  师兄还好吗?

  师父也还好吗?

  听江叔叔说,他们好像从西宁消失了。

  这是因为京都有人去了那里调查他们的身份吗?

  他有些担心,却也不是很担心。

  因为到现在,他已经知道自己师父不是一个寻常道士了。

  一个寻常道士怎么可能会有那么丰富的藏书。毕竟想要通读道藏也是要有一个前提的……

  那就是一定要有那么多的藏书啊~

  这些藏书师父不仅都有,甚至还有一本龙语文字。想来即便是苟寒食应该也是不会的。

  因为离山剑宗绝对没有龙语书。

  要知道…那可是离山剑宗啊~

  师父还会读龙语……

  “师父曾经跟一条黄金巨龙打过架,他比八方风雨还要强大…”陈长生不由自主的摸了摸他的那把短剑,想起了天书上的师父。

  “师父对师兄是很不一样的……”陈长生默默的想着,“如果是师兄,他可能看到的更多。”

  莫轻舞对陈长生的答案很是认可,用力的点头。

  对他们来说,余人这个老大哥很特别。

  特别的不是他的外观,而是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这种特质让不管是陈长生,还是叶秋和莫轻舞都很服气。

  即便是一向要求很高的叶红鱼都对余人很是赞许,认为余人将来的成就一定不可限量。

  有时候还挺让叶秋嫉妒的呢。

  如果余人也在天书陵,看到这些天书碑以后会怎样呢?

  想来即便做不到一眼解碑,但也应该不会差太多。

  虽然在西宁的时候,他们几个都没有正式修行。但莫名其妙的,他们就对余人很有信心。

  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到。

  就像离山剑宗包括苟寒食在内都很信赖秋山君一样。

  所以苟寒食同样的对“师兄”这个词汇很是敏感。他刚把自己吃饭的碗给洗干净来到院子,就听到了陈长生他们在讨论一个人。

  一个师兄?

  他好奇的问道:“你们的师兄?”苟寒食之前一直没想过,原来陈长生竟然也有一个师兄。

  陈长生已经很出色了,让苟寒食颇为忌惮。那个被他们很认真称呼为师兄的人又是怎样的呢?

  陈长生认真的说道:“如果我师兄在,一定可以完全看懂天书碑。”而且速度一定会很快。

  苟寒食微微一怔,“是吗?”他发现陈长生对他的师兄很是崇拜,认为他什么都可以做到。

  这让苟寒食想起了自己的师兄。

  秋山师兄。

  “如果你来了,究竟能用多长时间解完全部前陵碑呢?能全部的看懂吗?”可以解开一座碑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完全看懂了这座碑。

  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解开一座天书碑,只需要解开一其中部分内容就行了。每个人看懂的内容其实都不一样。

  但都可以算是解开了这座碑。

  就像是眼前出现了一座山峰,你可以选择直接的攀爬上去,同样的也可以选择从旁边绕过去。

  总之,过去了就行。

  路径可以不一样。

  这种方法方式就是如此解碑的修行者的固有模式。

  就比如说第一座照晴碑吧。

  只要领悟出来一些有效的内容,就可以与石碑产生共鸣,可以获得一条继续前行的道路。这些领悟可以相同可以不同,都没关系。

  但其实都不能算是完整的。

  荀梅虽然出去了,却把这草屋以及他的笔记留下了。

  笔记中,荀梅用了十多种方式去解开照晴碑。于是乎,同样的一座碑他就有了十多种感悟。

  但即便这些感悟加在一起,依然不是照晴碑的全部。依然解读不出来一座真正完整的天书碑。

  古往今来,能完全看懂天书碑的似乎只有周独夫一个人。

  如果是以前,少年们可以不在乎。

  但是领略到不一样的星空以后,开阔的眼界让他们从一座座天书碑中看到了更多的内容。

  了解的越多,越觉着了解的不够。

  越是觉着不太完美。

  所以就会纠结。

  陈长生,叶秋,莫轻舞,苟寒食,他们四个人都是如此。

  都觉着有些不对劲儿……

  虽然都是天赋才情不错的少年郎。但是总会有一个高低错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