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2节(1 / 2)





  舒慈回神:“自然有。”

  ***

  年少时的舒景行意气风发,向往的是成为外祖父那样的帅才,所以寒风雪露,他的身影从未在演武场上缺席过。厄运降临后,他也百般颓靡,也想过一死了之,却终究舍不下母亲和妹妹。出走江湖,他想过要开辟另一条路,向那些折磨过他们兄妹的人复仇。

  而如今……他从刑部大牢出来,神色苍白,发丝凌乱,头顶的烈日照射着他心底的阴暗。他半眯着眼,内心有些迷茫。

  他坐在轮椅上,大门在他身后合上,发出沉重的声响。

  突然,一道红色的身影飞扑了上来,像是春天里一只翩然而至的蝴蝶,紧紧地抱着他的脖子。

  她带着风帽,掩盖了容貌,但那一双熟悉的手,那熟悉的力道,除了他亲生妹子,再无他人了。

  “我没事。”他伸手回抱她。

  “我知道。”她鼻音甚重地回道。

  冯丫儿站在马车旁,低头擦泪。

  ***

  “这就是禹儿了?”

  舒景行坐在床上,刚刚喝了一碗药,休息过来了,所以看着精神不错。此时见舒慈抱着一个小孩儿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就像黑夜里骤然被擦亮的发烛。

  下细一看,禹儿的眉眼像足了舒慈,但再仔细一瞧,发现或许他更像舒景行。

  他侧头靠着母亲的肩膀,疑惑地看着床上的男人。

  “禹儿,这是舅舅。”舒慈坐在舒景行的床边,将禹儿放了下来,扶着他让他站在床上。

  小太子原地蹦哒了几下,似乎非常兴奋。

  舒景行的脸色前所未有的柔和,他伸手碰小太子的肉爪子,反而被他一下子抓住。

  “嗷嗷——”小太子以为这是游戏,兴奋地大叫。

  舒景行不知从哪里摸出了一块玉佩,递到了小太子的手中。

  玉质温润,带着体温,他握在手里有些好奇地翻看。

  “这是母亲给你的那块儿?”舒慈一眼就认出来了。

  “嗯。”舒景行轻笑。

  舒慈也笑了起来,低头亲禹儿的耳朵:“乖乖禹儿,外祖母在天上看着你呢。”

  小太子侧头看她,不明所以,一双大眼睛像是古潭一样,幽静又美丽。

  他还太小,所以还不太明白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缘无故、发自肺腑的喜欢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如今他理所当然的接受这些,但总有一天,他会明白这份深沉的爱意。

  而他的母亲,此时正准备回馈他父亲的那份略显纵容的宠爱。

  “娘娘,您这衣裳做大了吧?”紫婵拎着一件中衣仔细瞧了瞧。

  “娘娘,这是您绣的龙纹?”紫鹃发现了衣角上的玄妙之处。

  舒慈捏着绣花针,颇为无语:“不是龙纹,是祥云。”

  紫鹃缄默不语,选择出去沏茶,给主子醒醒神。

  紫婵比较胆大,她放下衣裳,说:“娘娘,皇上未必就想要您给他做的衣裳。”

  “难道他还敢嫌弃不成?”舒慈挑眉。

  紫婵摆头:“皇上爱重娘娘,您送他什么他估计都是乐意的。”

  “这还差不多。”舒慈抬手,把针别在衣裳上,说,“那你说说,他想要什么?”

  “自然是娘娘的陪伴了。”紫婵笑着说,“自从太子殿下出生后您的心思都移到他身上去了,对皇上的关心也疏忽了不少。”

  “你的意思是让本宫下山去看他?”

  “您来去一趟的功夫算不得什么,但皇上见着您了不知道多高兴呢。”

  舒慈摸了摸下巴:“是吗……”

  紫婵使劲儿点头。

  养心殿里,骆显正挑灯夜战,整个皇宫都暗下去了,唯独他这里的宫灯倒是越夜越亮。

  “李江,再加一盏灯。”他头也不抬地说道。

  “皇上,您都批了两个时辰的折子了,该歇歇了。”李江上前说道。

  “少废话,加灯。”

  李江提了一口气,心底想做一个忠臣,劝阻皇上保重龙体,却又怕太过逾矩了脑袋和脖子会分家,无奈只得顺从他。

  加了一盏灯,养心殿简直是灯火通明。

  案头的折子越来越少,站岗的太监们也越来越困,骆显手边的茶越来越浓。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李江悄悄打了一个哈欠,眼泪都快下来了。

  骆显终于批完了最后一本折子,扔在一边,起身伸了一个懒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