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9节(2 / 2)


  “年轻人嘛,都向往外面的世界,你要理解。”高凉笑着说。

  李俊毅点点头:“也是。可惜中华不能跟我们一起出去。”

  杨中华从楼上探下头来:“你们在说我什么坏话呢?”

  李俊毅笑着说:“你耳朵怎么那么灵呢,一说你名字就听见了。谁说你坏话了?我说你不能和我们去广州,挺可惜的。不过你在老家也不错,彩衣娱亲、家业兴旺,挺好的。”

  杨中华也没下来,就站在楼上说:“对啊,有得必有失,我现在还是挺满足的。”

  他们就这样楼上楼下地聊着天。不多久,杨思华上来了,一边上楼一边喊:“哥,哥!你下来一下”

  杨中华应:“怎么了?”

  杨思华说:“你下来一下,来爸妈屋里,有事商量。”

  杨中华只好从楼上下来,高凉和李俊毅相视一笑,然后各自进屋去吹风扇了,因为外面不仅热,还有蚊子。

  杨思华不知道怎么跟父母交涉的,反正最后还是答应她去广州了,不过要先在家帮她嫂子看一阵孩子,直到找到保姆为止。

  其实杨父杨母不希望女儿去广州,因为她在家也是有事做的,毕竟家里开着两个店,嫂子又要带孩子,还要上班,她可以帮忙看店,让她妈腾出空闲来照顾孩子。然而杨中华一听说妹妹想出去,就立即同意了,毕竟妹妹有自己的理想,老家这儿实在是太小太落后了,他当年因为奶奶和父母留了下来,现在不希望妹妹为了家人牺牲自己的追求,所以他是支持妹妹出去的,尤其跟着李俊毅和高凉两个人,他是再放心不过了。

  第二天中午喝完满月酒,当天晚上,他们就坐火车回去了,毕竟都是公事繁忙的大忙人,每天事情都堆积如山。走前跟杨思华约好了来的时候给他们打电话,到时候去火车站接她。

  回到家之后,高凉和李俊毅就开始准备新店开张了。新店已经装修好,服装也已经入店陈列好了,服装店的商品陈列是高凉一手安排的,风格简约又不失时尚,让人一看就觉得清新脱俗。李俊毅承认在审美方面高凉比他强,所以这些都交给高凉去处理,有这么个贤内助,他真的不知道少走多少弯路。

  高凉让店长对店员们抓紧时间培训,并让他们去别的服装店偷偷考察学习经验,力求给客人们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一家店子,促进客人下单的因素商品当然是主要的,然而服务不好,赶客的几率可能就占了百分百,因此服务特别重要。高凉反复给他们强调了这一点,灌输给她们不要看菜下碟的思想,不管买不买,顾客都是上帝,一定要微笑服务,力争将服务做到整条街的极致,让来过的客人都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说一千道一万,摩拳擦掌准备了大半年,为的就是这一天,9月4日,星期六,青梅服装店正式开张营业。这一次李俊毅邀请了不少业内朋友来参加,其中包括跟他合作密切的客户、模特公司老板、资深服装设计师、服装摄影师等等,这段时间为了开店,李俊毅可没少主动去结交这些业内人士。

  高凉将店子交给了王秋兰,自己一大早就和李俊毅动身去了服装店,指挥着员工们准备开业典礼,忙得跟个陀螺似的。不过效果还是很好的,至少开业剪彩的时候并没有出乱子,非常顺利地完成了。

  大阵仗还是很有好处的,吸引了无数喜欢凑热闹的市民。开业大酬宾,全场八折,优惠政策总那么吸引人。高凉早就预估到第一天情况会比较混乱,所以从厂里临时抽调了十名男员工过来,以防有人在混乱时浑水摸鱼,毕竟这年头人们还没有普遍适应自取购物的模式,还有一些人会不那么自觉。

  高凉当起了导购员,亲自接待客人。本来瞧热闹的还有不少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后来发现只是卖年轻女性的服装,人潮才慢慢退了下去,高凉见人少了,反而松了口气,买衣服又不是买菜,只要看中就能拿,还是需要试过之后才知道合不合适的,所以人适量就行,不需要挤爆了。

  高凉尽量将细节做到极致,包括导购员的微笑服务,温馨提示顾客不要落下贵重物品在更衣室里等等,这些体验让顾客觉得非常温暖,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来了一次,下次多半还会再来。

  李俊毅则负责在收银台后收银,平时那张爱扮酷的脸今天也非常难得地一直保持着八颗牙齿的微笑角度,看得高凉都忍不住去想去掐他的脸,不过她没那个时间,因为客人太多了。

  因为是周末,上下九逛街的人非常多,生意也比高凉预期的要好。现在是九月,夏天还没过去,高凉特意挑了几款t恤和衬衫做了长短袖两款,反正是自家生产的,可以控制数量,再少也是能做的,不用担心会有太多的存货积压。

  这一天高凉和李俊毅一直都在服装店里忙,到晚上十点左右才关门下班。店长和店员们都回宿舍休息去了,李俊毅为他们在这附近租了宿舍,厂里的工人也是晚点八点左右就被放回去了。

  高凉无力地坐在沙发凳上,看着少了好多的架子,说:“真是累趴下了。”

  李俊毅从收银台后面抬起头来,含笑看着高凉:“你才今天卖了多少钱?”

  高凉好奇地问:“多少?”

  李俊毅说:“一千零八十六块六毛。”

  这数目到也在高凉预计的范围之内,这么多人,如果还没有上千块就说不过去了,高凉闭着眼睛笑:“看样子很有钱途啊。”今天买的主要是夏季款,价格比较便宜,而且又打了折,等到生意做起来了,应该不止这个收入的。

  第一百四十章 加工厂

  第二天高凉没再去服装店帮忙, 交给李俊毅去操心,她自己的店子周末正是最忙碌的时候, 不到不得已, 还真离不得人。相信经过昨天的忙碌,服装店的店员们应该已经熟悉了导购工作, 接下来就应该是适应各种突发事件了。

  上午趁着还不算太忙碌, 高凉抓紧时间做好了午饭,高强和高珊都去青少年宫上兴趣班了, 一会儿会过来吃午饭。

  高珊一向有恒心和毅力,她的民族舞坚持下来了, 现在已经跳得像模像样了。去年他们学校元旦汇演的时候, 她还带领班上的女生一起跳了支孔雀舞, 据说惊艳了很多人,期末考试前高珊接到了好几封情书,被她直接撕掉扔了, 用她自己的话说:“哼,这个节骨眼上给我写情书, 分明就是想影响我学习!”高凉听了哭笑不得,她发现高珊很聪明能干,但是在感情上仿佛有点迟钝, 至今都没有谈恋爱的苗头,或许说这孩子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放任自己的感情,太过成熟懂事了点, 这点倒是和高盼走了两个极端,要是两人能综合一下该多好啊。当然,上学期间不谈恋爱也挺好的,至少不影响学习。

  高强原来只是按照高凉的要求去打篮球健身,后来真的爱上了篮球。打了篮球之后,他身高噌噌长,比同龄的孩子高了半个头,高凉兑现诺言,在他六年级的时候就给买了一辆自行车,让他骑着车上下学。高强也争气,考上了天河区最好的初中——华师附中初中部,跟高珊做了校友。当初李俊毅给他们选择学校的时候是担心语言不通,所以选了两所普通话教学的学校,如今他们在广州已经生活了两年多,语言早就不是障碍,他们开口跟人说粤语的时候,都听不太出来是外地人了。语言不成问题之后,什么学校都能上,只要能考得上。

  对小弟小妹的学习,高凉是一百个放心的,她自己几乎没辅导过他们的学习,因为完全没有时间,全都凭他们自觉,不得不说高珊帮她分担了很多,高强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她照顾的。高强是个男孩子,天性调皮一些,自觉性也没那么高,但有高珊一直督促着,倒是从没出过格。加上有李俊毅引导,倒也不怕他跟着姐姐们生活而缺乏男子气概。高凉想到小弟小妹,就觉得无比欣慰。

  今天是星期天,高盼休息,她一大早就来店里帮忙了,自打第二次搬家之后,她就没再闹过别扭,每到假期,只要没别的安排,就会老老实实来店里帮忙,大约觉得亏欠了姐姐太多,心里觉得过意不去。奶奶也过来帮忙了,主要是天气热,他们扇子舞班的老年朋友们六点钟就集合锻炼了,练到八点便各自回去休息。家里没安装空调,奶奶一般都在店里待着,这里有空调,又有很多人陪着,不怕寂寞,再者还能帮上高凉一点忙,老人是很欣慰自己还能发光发热的。

  这会儿高凉正一边忙一边和奶奶还有高盼说昨天服装店里的情况,奶奶听说店里生意好,别提多开心了,笑着连连点头说:“生意好就好。”

  高盼也很好奇服装店的情况,便说:“等我明天下班了就过去看看。”

  高凉便说:“不用等明天去,等傍晚凉快了,你和珊珊陪着奶奶过去看看吧。”她知道奶奶为孙子骄傲,很想去看看孙子的成果。

  “可是我们不要在店里帮忙吗?”高盼说。

  高凉说:“没事,大家都忙得过来的,你们在这里不过是轻松一点而已。”

  奶奶像个孩子似的眼睛里充满了期盼和兴奋:“那我们晚上去看看?”

  高盼忙点头:“好的,奶奶。”

  高凉也很想自己随时能走开,不要被绑在这个小小的厨房里,她现在已经开始物色合适的帮手了,她想也许可以将卤水配方教给王秋兰,以后厨房就由她负责了,不过秋兰现在正在和厨房里做事的男员工小周谈恋爱,她如果得了配方,两个人会不会另起炉灶去开店?或许可以用干股的形式将她留下来。高凉还在考虑中,打算再观察一段时间,倒不是信不过秋兰,而是对小周还不十分了解。很多传统女性一旦结了婚,什么都听丈夫的,秋兰性格太温顺,骨子里也很传统,将来必定是以夫为天的。

  高凉还很在意另一件事,她的厨房不够用了,三个店对卤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上她还打算继续开分店,所以必须要另外再找一处地方来专门加工卤味,这样才能供应几处分店的需求。上下九路的店面虽然不好找,但是别处的店面却是好找的,高凉打算在越秀区开一家分店。她打算将高味开遍整个广州,未来几年里,她还打算将高味开到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去,外来人口多的地方,卤味绝对是有市场的。

  当然,那些只是畅想。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开卤味加工厂,再开第四家分店,高凉已经开始物色地方了,毕竟几家店全靠总店厨房出货的话,压力实在是太大了。高凉没有过成规模加工熟食的经验,目前的规模还不是太大,只要在她现有的基础上将规模稍微弄大一点,还是可以应付得过去的。当然,高凉知道,加工食品,最重要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卫生尤其要合格,不能做成了黑作坊,为了做好加工坊,她打算先找个食品工厂观摩学习一下。

  李俊毅刚开好店,就听高凉说要开加工厂,心里十分意外:“你要开厂?”

  高凉说:“目前也不算是工厂吧,就是个大厨房,我高味的厨房太窄了,快放不下那些了。不过我想弄得正规一点,想先找个食品厂参观一下,你有没有开食品厂的朋友?”

  李俊毅说:“我帮你问问吧。”

  没两天,李俊毅告诉她:“下周区里领导要去视察一个食品厂,你跟着一起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