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3节(1 / 2)





  “我的天,那真是要逼死我们这些穷老百姓啊,照这么涨下去,干一辈子都买不起房。”汪彦君不由得咋舌。

  朱文武突然不动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早知道我也拿着拿钱去买套房了,不至于现在全都打水漂了。”

  李俊毅也觉得奇怪,朱文武六十万除了公司账户里存的十万,别的都花没了,公司的开销只有那么大,估计不少都花在阮慧身上了,便安慰他说:“以后总买得起的。现在也不急着买房子,先发展事业吧,到时候赚大钱了,什么房子都能买得起的。”这倒是实话,若不是高凉要买房给弟弟妹妹迁户口来广州,李俊毅还真打算拿着那些钱去扩大经营规模的,用钱赚钱才能赚得更多的钱。

  朱文武点点头:“说的也是。”

  晚上李俊毅回去接高凉,看见高凉就在她脸上亲了一口,高凉躲开:“别,脸上都是油。”

  李俊毅笑着说:“我这是奖励你的。”

  “奖励我什么?”高凉意外地看着他。

  “奖励你的英明神武!”李俊毅说了房子涨价的事。

  高凉诧异地说:“涨了那么多吗?那我还真是省钱了。”买了房子后,她就没关注房价了,知道房价会涨,没想到这么快就出现苗头了,明年房价起码要翻倍,以后再想买房子就买不起了,所以还是专心发展事业吧。她爬上车后座,抱住了李俊毅的腰,将脸贴在他后背上,“回家吧。”

  李俊毅发动摩托车,欢快地往家跑去。到了小区门口,看见路过他们家小区的末班车驶过,李俊毅将车子停下来等公交车驶过,高凉则看见了昏暗的路灯下有两个人站在小区门口说话,其中女孩抬起手臂招了招手,跟男的道别,然后进了小区。

  高凉发现女孩的背影她很熟悉,小声地对李俊毅说:“是盼盼,有人送她回来的。”

  李俊毅也看见了,说:“应该是同事吧。”

  李俊毅骑上车,缓缓等待保安开门进小区,进去之后,追上了高盼,高凉出声叫住妹妹:“盼盼,你怎么才回来?”

  高盼猛地扭头,笑了起来:“大姐,俊毅哥,你们也才回来。我们公司今天加班了,才下班。”

  高凉有些担忧地说:“这么晚才给你下班啊?你晚上回来也太不安全了。”高凉知道做设计师都是这样,加班通常是家常便饭,她担心的是高盼这么晚回来会不安全。

  “刚刚有个同事送我回来的,很安全,没事的,姐。”高盼很淡定地说。

  高凉说:“我刚看到了,你同事专门送你回来的?”

  高盼摇头:“没有啊,他说他家就在这附近。”

  高凉心说,哪有那么巧,正好那个同事就住在附近,广州可不是个小地方,多半是人家专程送她回来的,那人要追高盼?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事难两全

  高凉想了想, 最后还是什么话都没问,当不知道吧, 高盼都成年了, 该自己去处理了。不管她喜欢刘彪也好,接受了其他人的追求也好, 自己都不应该去干预, 这辈子她总不至于眼皮子浅到别人一个苹果就能哄走吧。

  高凉有时候觉得自己对高盼的担忧都快成心病了,生怕她一个不慎又重蹈覆辙, 但想想其实自己并没有任何亏欠她的地方,就算上辈子她负气离家出走, 也是她自己的选择, 这辈子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 已经尽自己所能提供给她最好的了,所以没必要如履薄冰,随她自由生长去吧。想开了这点, 高凉也就慢慢放宽了心,只是嘱咐高盼晚归的时候要小心点, 千万注意安全。

  高盼显然很适合这份工作,据她说公司里就她和老板两名女设计师,其余的都是男设计师, 她年纪又最小,所以在公司里特别受同事们的照顾。老板也很赏识她,第一个月里就采纳了她的一份设计稿,试用期只一个月就通过了。

  发工资那天, 高盼给家里所有人都买了礼物,给奶奶买了滋补品、给高凉买了衣服、给高珊买了书、给高强买了飞机模型,还给李俊毅买了个笔筒,总之都考虑得非常周到。高凉真切觉得高盼长大了,不再是那个盲目冲动的小女孩了,不由得老怀大慰。

  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期,这种变化在大城市里是尤为明显的: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到处都是新修的道路桥梁;这种变化也慢慢渗透到了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之中,因为是循序渐进的,关心着柴米油盐的人们一时间可能还察觉不出来。高凉重新投入到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自己处于变革之中,对这种变化感受尤为强烈。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最初有人来店里买点卤味还嫌贵,事实上现在基本都没人说了。高凉也不加价,利润薄一点,但是销量会更大,所以收入还是呈增长状态,她打算等债一还清就马上开分店。

  李俊毅的工厂变化是尤其明显的,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同一家老客户下的订单数量每次都在变多,这说明消费者越来越多了。这对李俊毅来说当然是好事,订单越大,他赚的就越多。所以这年下半年,他不仅还完了银行所有的贷款,还还了朱文武二十万的欠款,到明年上半年,他就能还清朱文武所有的钱。

  下半年朱文武的生意也有了起色,销售额比去年和上半年都有进步,也有了小十万的盈利,他拿着这三十多万的款项,在天河区的一个工业城里租了一层楼,重新又办起了工厂。买设备、招工,很快,一个三十多人的小工厂就落成了。

  这一次他没有大张旗鼓地请客吃饭,高凉和李俊毅这些老朋友只是去参观了一下,李俊毅带来了实打实的礼物——借调了几名资深熟练工和一份外发订单,朱文武的工厂就这样开张了。

  朱文武的工厂开张的时间是元月,所以这个年他是不打算回去过了,朱建国和刘红青夫妇为了表示对儿子事业的支持,他们打算来广州过来。朱文武又兵荒马乱地开始租房,因为这之前他一直都住在李俊毅的宿舍里,父母来了总要有地方住的。高凉知道他一个人忙不过来,便帮他在自己的小区里找了一套和自己家差不多大小的房子,住得近,也方便走动。

  朱文武戏称自己这一年是“兵荒马乱”的一年,1991年正好是他的本命年,所以这一年他破财又伤心,简直是惨不忍睹。李俊毅笑他是没回家过年,大年三十没穿他姐给他买的红内裤。他们老家有这样一个习俗,到了本命年,年三十晚上要穿哥姐买的红内裤,这样才能消灾免祸。朱文武笑着说:“还真是没穿。所以明年是你的本命年了,我给你送份大礼吧。”

  朱文武租了房子,又添了新家具,算是将一个临时的家安置好了。这个时候广州的房价已涨到三千五百块一平方了,短期内朱文武是买不起自己的房子了,先租房子住着吧,等有钱了再买。

  今年大家不能一起回家过年,朱文武不能回家,李俊毅和奶奶要去省城过年,因为李卫国夫妇分配到了单位的福利房,今年搬新家第一年,照老家的传统,搬进新房之后要在里面连续过三个年,这样才算吉利。纵使奶奶和李俊毅都想回老家过年,但也不能破坏这个传统,他们只能依依不舍地和高凉分开过年。

  高凉姐弟四个都在广州,本来在广州过年也没什么,反正都是团圆了,但是在异乡过年,不管当地的年味儿多么浓,他们也都是旁观者,融入不到其中去。弟弟妹妹们也许觉得在广州过年新鲜,但是高凉知道在外地过年多么冷清,所以还是坚持回老家去,至少老家也有一些亲戚朋友可以见。

  于是大家还是一起踏上了回乡过年的旅途,李俊毅和奶奶没在老家下车,他们直接坐车去了省城,高凉姐弟和汪彦君、王秋兰、小军一起在县城火车站下了车。高凉堂哥堂嫂们已于前一天和李俊毅工厂的员工们集体买票先回家了,没和高凉他们同路。

  广州每天都日新月异地变化着,而在家乡的老城,这儿还是老样子,大概十年前二十年前就跟现在差不多,不过高凉相信,在下一个十年里,老家肯定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到家,老房子老樟树还是一如既往地矗立着,比起隔壁李家无人的空寂与荒败,高凉家的房子显得有人气多了,竹竿上晾着温暖厚重的棉被,侄儿侄女们在冬日暖阳下嬉闹着,院子里鸡飞狗跳、炊烟袅袅,充满了人间的烟火味。

  大哥高勇正在打扫院子,大嫂王小云正在准备做午饭,看见高凉姐弟回来,兴奋得有点不知所措,王小云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过来帮忙接行李,笑眯眯地说:“估摸着你们要回来,床都替你们腾出来了,被子也都洗好晒好了,暖和着呢。”

  高凉感激地说:“谢谢大嫂,辛苦你了。”当初让大嫂住自己家的原因也是这个,就怕房子荒废,如今发现真是明智之举。

  高勇有些笨拙地接过高盼和高珊的包,憨笑着说:“珊珊强强都长这么高了。”

  高凉说:“可不是嘛,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年一个样。”

  王小云看了一下,有些意外地说:“俊毅家里今年怎么没回来?”

  高凉说:“今年他们去省城过年了,他爸妈在那边分到了房子,新房子要去过年。”

  “哦哦,我懂。那强强怕是晚上没地方住,我们还要过两天才能回家。”王小云有些窘迫地说。

  高凉笑着说:“没事,我拿了俊毅哥家的钥匙,一会儿去他家打扫一下,让强强住他家好了。”

  “那就好,让你大哥帮忙去打扫去。”王小云利落地安排,“你们还没吃饭吧,正好我在做饭,你们先休息一下,一会儿就可以吃了。”

  侄儿侄女们性格都像妈妈一样自信开朗,围着高凉他们小姑小叔叫个不停,热闹得很。高凉让高珊拿出糖果给他们吃,自己去开了李俊毅家的房门,屋子里差不多一年没住人了,到处都积满了尘垢,灰尘在屋顶明瓦里漏射下来的光束里旋转起舞,仿佛有生命一般活了过来。高凉看着李俊毅房间墙壁上林青霞和王祖贤的海报与更早些时候贴上的海陆空战士的海报并列在一起,心想,这男人既有铁骨又有柔情呢,他们刚刚才分开,她又有些想他了。

  高勇拿着扫帚和撮箕进来了:“大妹妹你先出去,我来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