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9战事(2 / 2)


  浣纱立即红了脸,不好意思极了。“王妃,这八字都还没一撇呢,您怎么什么都说了?”

  扭捏万分。沈倾城忍不住扑哧一声就笑了,心情甚是愉悦。

  浣纱这才发觉沈倾城是假装生气的,一时又羞又恼,可想到嫁给墨竹也没什么不好,还能继续守着王妃,她就知足了。

  墨竹得知浣纱终于答应了亲事,高兴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自己不好来问,就托了自家老娘进来请安。

  正好沈倾城也让人去召墨竹的娘来,好商议他和浣纱的亲事。

  墨竹的娘是以前在宫里面伺候的,叫华嬷嬷,人长得有点瘦,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给人很爽利的感觉。

  华嬷嬷向沈倾城行了大礼,恭敬道:“好久没来探王妃了,老婆子心里一直都惦记着,王爷和王妃可都好吧?小主子也好?”

  一来就将一家人都问候到了,很是周全。沈倾城笑着请她坐,华嬷嬷连称不敢,沈倾城一再坚持,她才斜着身子搬了个小杌子坐了。

  沈倾城开门见山道:“今天找你来的目的,想必嬷嬷也听说了,我做主为墨竹寻了门亲事,不知嬷嬷意下如何?”

  “王妃保的煤,自然是极好的,老婆子当然是千百个愿意。”华嬷嬷脸上带着笑容,没有一点惊讶之色,想来墨竹将事情都跟她说过了,沈倾城暗暗放了些心,如果华嬷嬷不喜欢浣纱,她嫁过去也过不好。

  沈倾城还算满意,她既如此说,定是对浣纱满意的,只是有的事情还是想提醒她一下,不然将来有人胡说八道,一家人生了隙就不好了。

  于是道:“谣言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浣纱是个好姑娘,因为在我身边伺候,所以才惹了人妒忌,我敢担保浣纱没有那些歪心思,你不要放在心上。”

  “王妃多虑了,那些捕风捉影的事,老婆子见过无数,当不得真的!”华嬷嬷很大度,怕沈倾城不放心,又保证道:“王妃请放心,浣纱姑娘是个好的,不只模样好,性子也好,不捧高踩低,遇到有困难的还帮扶一把,这都是娘娘教导的好,我们墨竹得了这样的媳妇儿,该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我们一定会好好待她的!”

  沈倾城这下彻底放了心,“那就好,你看挑个什么日子好”

  “这个老婆子不敢做主,还请王妃替他们选个吉日,老婆子好回去准备准备!”华嬷嬷连连摆手。

  沈倾城也不推辞,点头道:“好,今天事情多,有些来不及,就来年开春吧,二月初八,也暖和些。”

  华嬷嬷也觉得好,虽然她是愿意越早越好,但浣纱是沈倾城跟前最得脸的,必须慎重,新房什么的还没有准备,春天正正好,到时候自己的儿子也能风风光光办一场喜事,了了她的心愿。

  她连连谢过,千恩万谢地走了。

  华嬷嬷走后,浣纱从旁边的碧纱橱后面走出来,沈倾城看她脸上带了红云,看来还是有几分害羞,这才有几分待嫁女儿的样子!

  “浣纱,我知道你心里还是有些不情愿,但你记住,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你嫁给墨竹,他不仅能供你吃穿,还能疼爱你,呵护你,这是好多女子梦寐以求的。”沈倾城语重心长地嘱咐她,希望她能尽快进入自己的角色,这也是她为什么定了明年春天的婚期,几个月也够她缓冲了。

  浣纱走到她的面前,郑重其事地跪下,向沈倾城磕了三个响头,诚恳道:“奴婢不懂事,让王妃操心了,您的好,奴婢都记在心上,奴婢会收拾好自己,好好过日子的!”

  沈倾城放心了,她不担心浣纱,她是个懂事的,虽然有时候泪点低了点,还是很有头脑的。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了,在王府里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大家都很是羡慕,无形中以浣纱为目标,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有她那样的好造化,因此在沈倾城跟前伺候的都更加尽心了。

  日子眨眼就到了十月初五,沈倾城去了江南侯府,给苏婵娟送添妆礼,顺便陪她过完最后一段单身的日子。

  苏婵娟心情十分忐忑,他们从江南迁来,熟人不多,来添妆的也不多,苏婵娟总算是将人送走了,留了沈倾城一个人说悄悄话。

  “没什么,他们雷府人口还算简单,那雷夫人又不是亲娘,跟雷霆都是面子情,想必不会太为难你。”

  苏婵娟握住她的手,都有些微微发抖:“沈妹妹,你说女子为什么就要嫁人呢?我倒希望在娘家呆一辈子。”

  沈倾城汗颜,继浣纱之后,又是一个不愿嫁人的。

  她知道,苏婵娟不过是发发牢骚,江南侯府是容不得有女儿嫁不出去这样的传闻,所以只能劝慰她。

  “好了,传到桥头自然直,将来若是雷霆再为难你,一定要告诉我,我们再想办法收拾他!”沈倾城不住地替她打起。

  听她提起收拾雷霆,苏婵娟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别,我想他再也没那个胆子了吧!”

  这段日子,苏越治一直关注着准姑爷的事,再无传出他去哪家青楼楚馆鬼混,恐怕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吧。

  苏婵娟再紧张,日子也渐渐地从指缝中溜走了,很快便迎来了第二天的朝阳。

  十月初六,已经进入深秋,镇南侯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镇南侯唯一的儿子成亲,气氛空前的热烈,大家纷纷说着吉祥话,仿似忘记了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绯闻。

  十里红妆,羡煞了旁人的眼,百姓们指指点点,纷纷议论着两家强强联合,将来在朝中的地位固若金汤了。

  冷啸风偕同沈倾城先去了江南侯府,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镇南侯府,老侯爷和雷夫人亲自来迎,雷夫人亲自拉着沈倾城的手,笑意吟吟道:”啧啧,九王妃可是稀客啊,瞧瞧你这肚子,都显怀了,日子过得真快啊!”

  沈倾城含笑道:”恭喜夫人了,赶明儿你也要抱上孙子了。”

  “借王妃吉言了!”雷夫人笑容更深了,打量着沈倾城的肚子,点头道:”怀像很好,很紧实。”

  另一个陪同的夫人就道:”依我看,九王妃肚子里定是个儿子,九王妃有福了!”

  汗!这才两个月,她们就能看出来了?难道有火眼金睛不成?

  沈倾城礼貌地微笑着,知道她们是恭维只鸡,当笑话听听就好,做不得真。

  雷夫人将沈倾城引进一堆贵妇人之中,沈倾城道:”夫人今天事多,不用管我,你去忙吧。”

  雷夫人虽然很想陪着说话,但今日确实事忙,只能应道:”怠慢之处请王妃和众夫人海涵,我去去就来!”

  ”夫人你还是去看你的儿媳妇吧!”不知是谁打趣了一句。

  雷夫人就替沈倾城介绍道:”这位是忠义伯夫人,最是个呱噪的!”嗔怪的口吻,语气中透着亲昵,看来跟镇南侯府走得很近。又故意板着脸对忠义伯夫人道:”别只顾着说话,九王妃可是娇客,我就将她交给你了,可得替我照顾好,不然我唯你是问!”

  忠义伯夫人爽朗一笑:”去吧去吧,你走了我也好沾点王妃的喜气,明年再怀上一胎呢!”忠义伯夫人出生武将之家,说话没遮没拦的。

  ”哈哈哈!”众人哄堂大笑,有人打趣道:“哟,你是想老蚌生珠,真是勇气可嘉!”

  忠义伯夫人三十出头了,一般来说很少再生孩子的,她这样不管不顾地说出来,有两个夫人笑岔了气,捧着肚子直喊”哎哟”!

  没过一会儿,沈倾城便将客人认了个遍,其中有几个是她以前见过的,只是点头之交,此时才发现,原来跟这些夫人们相处还是挺有乐趣的,很快便加入到她们的阵营。

  气氛很是活跃,大家更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谈得起劲了,先是聊各家的儿子媳妇,又说到谁家老爷又升官了,谁家又倒霉了,接着就说到战事上来。

  其中一名兵部尚书刘夫人道:”听我家老爷说,最近北疆战事吃紧,榆通关守将来将军一连吃了好几个败仗,最迟明年,朝廷恐怕又要大肆征兵了。”

  其余夫人立刻紧张起来:”怎么会这样?那百姓们不是又要遭殃了吗?”

  另一位夫人也道:”那有什么办法?入秋以来,总是战事最频繁的时候,哪年这个时候不打几场仗,北方诸国,没有粮食过冬,打起仗来还能趁机抢夺一番,可怜我们边疆的百姓,又要遭殃了。”

  ”谁说不是呢?听说朝中有人参了来将军一本,提议另派能将前去。”刘夫人道。

  ”这次会派谁去呢?不会又得不偿失吧,要是那样,还不如跟他们议和,反正咱们天元有的是粮食,给他们一些也不会饿着。”

  沈倾城多看了她一眼,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的少妇,夫家姓甄,在翰林院任职,不到二十岁年纪,说出来的话就是欠考虑。

  众人都面面相觑,沈倾城道:”不可能,给他们粮食,意味着咱们认输,将来就会有无尽的麻烦,因此,这场仗还得打下去,而且必须打赢了,否则,咱们永无宁日。”

  大家一想还真是这样,是啊,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对于那些蛮夷,只有将他们打服降了,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甄夫人便苦着一张脸道:”那得多让人提心吊胆,而且每逢征战,出钱出力还是轻的,还要出人,刀剑无眼,伤了残了可怎么是好?”

  这话说到大家心坎里觑了,众人都有些低落,百姓们没有人喜欢战争,沈倾城听到这里,眼皮开始不规律地跳动起来,让她整个人都有些焦躁。

  这场谈话害得众人心情都有些郁郁的,接下来的酒席也有些食不知味,沈倾城本想去看看苏婵娟的,可心里惴惴不安,好似什么事情即将要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