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章决定(2 / 2)

  柴禾运回家,秋收就剩下最后一项工作:打场。

  这活儿得排队,村头空地就一块,村里人得挨个排号。

  徐锁住这些天可忙了。

  每天准时出去,中午回来吃饭,吃完不睡觉,还跟着去。

  别看孩子小,拾的东西可不少。

  糜子、高粱啥的,应有尽有,还有花生。

  这些日子光拾花生,每天都差不多能拾二斤呢。

  丁琬都想好了,这花生晾干,做蒜香花生,给孩子吃。

  如果多的话,就可以拿去县里集市上卖,也能赚钱。

  酒坊得等秋收后再说,现在肯定急不得。

  说起这蒜香花生,当初还是她跟包福斋偷学的呢。

  吃了人家的五香花生,回来自己研究的蒜香花生。

  为这儿,还跟包福斋的东家有些不愉快。

  “琬儿啊,想啥呢?”

  丁琬闻声抬头,看着耿氏道:

  “没想啥啊娘。”

  “还没想啥,我跟你说话都没理人。”耿氏坐在自己的位置,一边剥豆子一边说,“我刚才问你,你爹那边啥时候开考?”

  “哦,说是八月初二。”丁琬回答,把手里的剥好的黄豆放进盆里又道,“娘,咱家不交税粮,这高粱也别卖了,我想酿酒。”

  耿氏闻言倒是不惊讶。

  毕竟儿媳妇天天捧着那个抄本,猜也能猜个大概。

  耿氏瞅着她,笑呵呵的道:

  “真决定了吗?”

  “决定了。”丁琬点头,看着院子里的粮食,轻叹口气,“娘,咱心里都清楚,咱家人手不够,种地怕是不可能,不好总让我娘家雇人帮忙。”

  耿氏没说话,但却赞同的点头。

  “所以我就想着,不种地就只能另谋生路。酿酒吧,这东西慢慢来,总能成功。”

  看着儿媳妇信誓旦旦的样子,耿氏缓缓点头,说:

  “既然你这么说,那自然可以。只是这人手方面……还有本钱,好像没那么多啊。”

  “娘,我都想好了,人手就找张青山他们。他跟程林冬月成亲,到时候就让他们住王五那个房子。”

  耿氏一听这话,立刻明白她是要在那边酿酒。

  的确也得在那边,家里这头没地方。

  “用他们的工钱暂时抵房租。等我赚钱了,再给他们工钱,也一样……”丁琬说着自己的打算。

  耿氏对这些没有意见,儿媳想做啥就做,她是老了,没法去掺言。

  等她说完,想起李郎中,道:

  “说起成亲,李郎中的闺女过了中秋就该成亲了吧,定日子没?”

  “还没有,不过咱有礼,得随。”丁琬回答。

  耿氏轻叹口气,不住的点头说:

  “礼还不能轻了。”

  家里开春办丧,人家来了礼;

  丢钱耿氏闹病,人家忙前忙后;

  周氏跟王五的事情,差点让李郎中丧命……

  几件事儿堆一起,咋都得随份厚礼。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是钱就……

  耿氏叹口气,一边剥豆子一边说:

  “这日子,真难啊。”

  丁琬又岂能没这个想法。

  的确挺难,可是日子还得过。

  “娘,你别担心了,中秋以后呢,容空。实在不行改天去县里卖鸡蛋扯三尺红布。”

  “扯红布啊。”耿氏想了想,道,“那也行,你扯回来我给缝俩枕头皮,也算咱的心思。反正不交税粮,留出嚼谷,其余的都卖了,正好把你娘的钱也还上。”

  “成。”

  婆媳把随礼的事儿说定,耿氏突然咂舌又道:

  “哎,琬儿啊,这锁住今儿咋还没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