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8节(1 / 2)





  峭崖之上,寒风凛冽。

  满身白雪的卫顼喘着粗气,赶至崖边缘,望着崖下寒江,不见一人身影。

  他撑在地面的手颤抖不已,大声怒斥,“给我翻遍整个寒江,是要将卫相找回来!”

  身后将士连忙散开,疾步赶往山下,雪路难走,冰霜沾染鞋履。

  第91章 噩耗  仿佛所有人都来不及悲痛,独她郁……

  深冬严寒, 大雪纷飞,皇城的宫廊之中,御史手持书折, 疾步向宣室殿赶去。

  梧州大捷,叛军已被剿灭, 逆臣赵衍死于寒江之中,内乱平息, 随之而来的便是北疆战乱。

  今年京都显得尤为冷寂, 阴沉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宣室殿中, 随着御史的到来,陷入了一片沉寂,暖炉中的炭火散发着微弱的火子, 似乎将要熄灭。

  萧扶玉怔怔看着呈至桌案的白玉发簪,喉间干涩得说不出话来,是她赠于卫丞相的玉簪。

  御史跪于地上,低首道:“江寒水深,不易打捞, 将士们已在冀凉山寒凉寻了七日, 仅仅寻到此物,不见卫相的尸身。”

  萧扶玉将白玉簪拈入手中, 指尖冰凉不已, 冷道:“继续找, 是死是活,朕都要见到人。”

  御史忙道:“陛下, 寒江深且急,从高崖坠下即便是还有一口气,江水寒冷刺骨, 也活不下来,恐是尸身已然淹没湍急的江流里。”

  此言作罢,只听猛的一声拍桌声,龙案上的笔墨纸砚皆被推下桌,掉落一地狼藉。

  墨水弄脏萧扶玉的衣袖,她浑身颤抖,怒斥道:“他没有死!他怎么可能会死,尔等皆是骗子!卫顼呢!叫他来见朕!”

  在场一众皆惶恐地磕头,“卫将军在梧州候命。”

  萧扶玉红了眼眶,道:“朕要亲自赶往梧州,亲自找到人。”

  “陛下!”监御史沉声道:“陛下节哀,卫相国士无双,为百姓为嘉朝献身,众臣亦惋惜痛心,但这便是事实,大周于北疆宣战我朝,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不可随意离京。”

  萧扶玉眼中湿润,望着跪于殿中的臣子,像是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的模样。

  她心如槁木,轻喃道:“你们懂什么...”

  在世人眼中,他们仅是逾越礼数的君臣,可一世、两世、三世皆是卫玠离她而去,此等悲楚,世人懂什么......

  她是有预感的,从他出征到现在,不止一次惶惶不安,果真......

  他说好会安然回来的,不可失言。

  萧扶玉泪水无声地滑下面颊,缓缓越过臣子,望着殿外的白雪茫茫,低喃道:“大周于北疆宣战...呵...”

  内战刚平息,痛失良臣爱人,大周此时来犯,可恨。

  萧扶玉悲凉一笑,冷漠道:“那便打。”

  殿中众臣纷纷侧身看向那身着龙袍的人,秀雅背影分外颓然,只见她身子微微摇晃,转瞬无力倒下。

  众人仓惶上前搀扶,“陛下!”

  ***

  寒冬腊月,固守于梧州的军队,由玄武将军卫顼领率出征北疆,应战大周,两国战役彻底打响。

  嘉朝此前,内损严重,对应大周攻势颇为吃力,局势紧张,只怕会痛失北疆城池。

  自冀凉山传来卫丞相的噩耗,当今天子闭于玄华宫已有月余,不见臣子不上早朝,疏于朝政。

  众臣为此心忧至极,纷纷进谏,不得回应,朝里朝外皆呈乱象,无人治理。

  又是一年上元节,京都的薄雪未化,寒凉犹在,死寂许久的皇城难得有了些生气,夜空中点点烟花。

  梅居的暖间燃着地暖,一如往年的深冬那般。

  萧扶玉仅着一件单薄素白衣衫坐在摇床旁,一支白玉发簪挽着长发,清雅脱俗,眉眼含秋,不见一丝悦色。

  房间不寒,她却手脚冰凉,低首看着摇床里小皇子的眉目,与所爱之人相似。

  仿佛所有人都来不及悲痛,独她郁郁寡欢,难以走出。

  萧扶玉的发丝从耳侧滑落,随意且颓然,浅白的指尖轻抚儿子的脸颊,喃喃道:“你说爹爹何时回来啊,他说要陪着潇潇长大的。”

  潇潇小小的手掌握住萧扶玉手指,咿咿呀呀的像是在同她说话,天真可爱,却不知娘亲为何落泪。

  萧扶玉湿着眼眶,轻轻揉了下眼眸,这一个月来她哭伤了眼,泪水一来便有些疼。

  若是他还在,定会心疼她,定见不得她这般难过,可他不在,好像天塌了下来,世界再无光彩。

  她还有潇潇,有朝野上下,是一国之君,要护佑天下百姓,担国之重任,一路走到现在,什么都有了,不该弃之不管。

  萧扶玉趴在榻框上,对潇潇笑了笑,“我们等爹爹回来,阿娘将一切打理妥当,待天下太平,盛世繁华,四海昌平,你爹就回来了。”

  摇榻里的潇潇见娘亲笑,便也学着笑起来,是呀,孩子都学会笑了,会爬会牙牙学语了,可他都见不到。

  暖间之外,烟火人间,夜空璀璨。

  苏长瑞端着食盒走进来,低首道:“陛下,卫家二夫人命府中管家送来芝麻元宵,说是您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