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5章 羊视新闻插播短剧!网友们泪目了!(1 / 2)

醋溜中文网 www.clzw.com,最快更新娱乐:一首万疆,被国家征用! !

当《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进度条走到最后时,视频里放起苏白的《青花瓷》。

听到这歌声,所有观众内心想到了大英博物馆内摆放的青花瓷,想到了小青花。

同时,他们内心情绪也泛滥到极致。

满屏的弹幕,也全是他们的肺腑之言——

“我们是泱泱大国,华夏人从不做那种偷鸡摸狗的事,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大家一起说家国永安的时候真的太好哭了,而且没有拍成爱情片,结尾完全升华了,你们真的特别特别的厉害(泪目泪目)”

“我现在在图书馆自习室,我现在不敢哭出声来,呜呜呜~”

“一句家国永安,承载着无数乡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小青花,也一样。”

“做的太好了,真是何其有幸能看到如此优秀的视频,愿文物能早日回家,更愿家国永安!”

“……”



很多观众刚开始看到短剧的标题时,误以为这则短剧是那种比较紧张刺激的逃亡故事。

但观看起来,就发现短剧是那种相对日常的叙事方式,并且极好地展现了文物归家的期盼。

正是在淡淡的日常里,绵绵悠长的思念才像洪水爆发一样令人震撼,而非是让人怅然落寞。

而最后的家书部分,则是将整部短剧的主题升华了。

那些文物的家书,并没有说自己如何希望回到本土,而是坚定的表达,既在远方,也能庇护远方的游子,既在远方,也有共同的祝愿。

那些文物想说很多很多话,但到最后,这些话全部浓缩成四个字,家国永安。

这是文物们对祖国的祝福。

也是所有华夏人内心最深处的愿望。

对此,所有观众无不热泪盈眶。

在短剧发出的半个小时内,海外的播放量就突破千万,国内的播放量就突破了两千万。

而且,短剧视频的评论区,评论数更是突破百万。

其中,有很多高赞评论是知名官媒发出来的。

【国家宝藏:格局大了!希望每件文物都能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回到它的原生之地,而非作为战利品远离故乡。】

【河南博物院:小青花来河南博物院了,期待海外流失文物早日回家。】

【华夏共青团:小短剧也有大情怀,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当下华夏年轻人对历史和传统的热情,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我们也很期待着流出海外的华夏文物都能早日回家!】

【南方日报:小小的包裹里是沉沉的思念,华夏人自当是堂堂正正的,天佑我华夏!】

【……】

从这些官媒评论可以看出,这则短剧不光获得了无数普通网友的认可,更是获得广大官方媒体的认可。

而这也让这个短剧更加火爆起来。

……

与此同时。

国内新闻媒体的老大羊视也注意到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火爆情况。

虽然这部短剧的拍摄有羊视的工作人员参与,但羊视的领导们事先并不知道这个短剧。

在看完这个短剧后,领导们也全部被震撼到了。

自从苏白在《全球音乐大赛》的比赛中唱《青花瓷》后,整个互联网上就掀起一阵让大英博物归还华夏文物的浪潮。

不光是国内,国外也同样如此。

即使过了一周,国外推特、油管等社交平台的热搜上依然有归还华夏文物的热搜。

而现在,苏白发布了含义如此明显的《逃出大英博物馆》,无疑会让这股浪潮越来越大。

当想到这点时,羊视的领导们作出一个决定,要在这股文物回国的火上添上一把柴。

当天晚上六点半。

负责今晚七点羊视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康晖和夏丹忽然收到一篇新稿子,要在今晚的新闻联播中插播进去。

一般来说,插播新闻有时也会发生,但都是一些特别大的突发新闻,比如国际冲突,比如大型地质灾害。

但据两人所知,最近没什么大的新闻啊。

随即,两人带着好奇看了这篇稿子,看完之后就忽然理解了。

原来是要在新闻联播中介绍一下《逃出大英博物馆》。

对于这则刚发布就火爆全网的短剧,两人已经看过了,并且大为认可。

这则短剧在符合年轻人风格的同时,还很好传递出华夏文物归国的期盼,的确值得大力推荐。

只是,在新闻联播中插播这条消息,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不过,既然是领导们的要求,那他们照做就好了。

很快,到了七点钟,新闻联播准时开播。

在如今发达的互联网时代,看新闻联播的人虽然没有以前的多,但也有不少。

而其中的大部分观众都是老一辈的人。

这些人看了一辈子的新闻联播,早已把这当做了生活习惯。

很快,新闻联播就播放到二十五分钟。

康辉深吸一口气,最后的五分钟该介绍《逃出大英博物馆》了。

“观众朋友们,今天下午六点时分,知名歌手苏白发布了一则短剧,名叫《大英博物馆》,接下来让我们花费几分钟来欣赏一下这则短剧。”

话音落下,新闻联播的镜头就从两位主持人的身上切换到短剧画面之中。